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文本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研究内容与行文结构 | 第10-11页 |
·本文的研究特色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相关理论回顾 | 第14-16页 |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 第14-15页 |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15-16页 |
·资本配置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3 规范研究 | 第20-36页 |
·资本配置效率的内涵 | 第20-24页 |
·资本——本质与特征 | 第20-21页 |
·配置——表现与动力 | 第21-23页 |
·效率——过程与结果 | 第23-24页 |
·资本配置效率的评价 | 第24-26页 |
·资本跨行业与跨地区配置——新古典定义的拓展 | 第24-25页 |
·资本配置静态效率评分体系的有效性:均等化与收敛性 | 第25-26页 |
·资本配置动态效率——资本转移效率 | 第26页 |
·资本逐利转移和资本配置优化的作用机制 | 第26-31页 |
·资本逐利转移中的价格机制——那只看不见的手 | 第26-27页 |
·资本跨行业转移——消费和产业结构的匹配 | 第27-30页 |
·资本跨地区转移——要素成本与产业布局 | 第30-31页 |
·资本逐利转移的影响因素 | 第31-35页 |
·产业空间集聚与资本转移的关系 | 第31-32页 |
·非市场化的资本配置 | 第32-33页 |
·影响资本逐利转移的其他因素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实证研究——以中国二位数制造业为例 | 第36-53页 |
·区域和行业 | 第36-38页 |
·研究行业的确定 | 第36-37页 |
·研究区域的确定 | 第37-38页 |
·指标与数据 | 第38-40页 |
·指标的选取 | 第38-40页 |
·数据来源和处理说明 | 第40页 |
·中国制造业资本配置的一些现象 | 第40-41页 |
·实证计算结果 | 第41-53页 |
·资本跨行业分布效率 | 第41-43页 |
·资本跨地区分布效率 | 第43-45页 |
·收敛性检验 | 第45-47页 |
·资本逐利转移的影响因素——基于门限回归模型的结果 | 第47-53页 |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53-58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53页 |
·对策与建议 | 第53-58页 |
·资本转移路径选择——给予投资决策者的信息 | 第53-57页 |
·提供给政府的政策建议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