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进口贸易的国际市场势力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导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基本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国际市场势力的界定 | 第14-15页 |
·国际市场势力的研究进程 | 第15-19页 |
·国外市场势力理论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国内市场势力理论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国际市场势力的测度指标 | 第19-23页 |
·基于市场结构的测度指标 | 第19-20页 |
·基于盈利性的测度指标 | 第20-21页 |
·基于实证模型的测度指标 | 第21-23页 |
3 基于买卖双方视角的两国局部均衡模型 | 第23-31页 |
·剩余需求与剩余需求弹性 | 第23-24页 |
·剩余需求弹性与卖方国际市场势力的数理分析 | 第24-26页 |
·剩余供给弹性与买方国际市场势力的数理分析 | 第26-28页 |
·两国局部均衡贸易模型 | 第28-31页 |
·基于卖方视角的SMR(2007)模型 | 第28-29页 |
·基于买方视角的SMR(2007)模型 | 第29-30页 |
·基于买卖双方视角的两国局部均衡模型 | 第30-31页 |
4 棉花市场现状分析 | 第31-42页 |
·世界棉花生产、消费与贸易 | 第31-34页 |
·世界棉花生产现状 | 第31页 |
·世界棉花消费现状 | 第31-32页 |
·世界棉花贸易现状 | 第32-33页 |
·世界棉花价格走势 | 第33-34页 |
·中国棉花生产、消费与贸易 | 第34-42页 |
·中国棉花生产现状 | 第34-35页 |
·中国棉花消费现状 | 第35-38页 |
·中国棉花进口特征分析 | 第38-42页 |
5 中国棉花进口贸易国际市场势力的实证分析 | 第42-55页 |
·中国棉花进口贸易国际市场势力缺失的经验事实 | 第42-45页 |
·棉花进口单价对比分析 | 第42页 |
·中国棉花贸易进口集中度分析 | 第42-45页 |
·中国棉花进口贸易国际市场势力的实证测算 | 第45-51页 |
·测度模型的选择与构建 | 第45-46页 |
·研究对象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6-47页 |
·模型的识别与估计 | 第47-51页 |
·中国棉花买方国际市场势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51-55页 |
·较高的棉花生产成本 | 第51-52页 |
·较高的美棉市场份额 | 第52-53页 |
·国内涉棉企业较低的市场集中度 | 第53-55页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5-59页 |
·本文结论 | 第55页 |
·政策建议 | 第55-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