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中外军事检察权之比较 | 第13-18页 |
| ·西方军事检察权建立的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 ·我国军事检察权建立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 ·我国军事检察权与外国军事检察权的比较 | 第16-18页 |
| ·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 ·论文结构与安排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军事检察权概述 | 第20-30页 |
| ·相关概念及理论定位—检察权与军事检察权 | 第20-21页 |
| ·检察权 | 第20页 |
| ·检察权的权力来源 | 第20-21页 |
| ·检察权的结构 | 第21-22页 |
| ·检察权的运行模式 | 第22-25页 |
| ·外部运行模式 | 第22-23页 |
| ·内部运行模式 | 第23-25页 |
| ·军事检察权 | 第25-30页 |
| ·军事检察权的权力属性---国家检察权 | 第26-27页 |
| ·军事检察权的本质属性----监督权 | 第27-30页 |
| 第三章 武警部队军事检察权实现的问题原因分析 | 第30-41页 |
| ·我军现行军事检察体制 | 第30-31页 |
| ·武警部队现行军事检察体制 | 第31页 |
| ·武警部队军事检察权实现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41页 |
| ·军事检察权的职能作用呈现弱化趋势 | 第32-35页 |
| ·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 第35-39页 |
| ·军事检察人员业务素质成长缓慢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武警部队军事检察权实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1-51页 |
| ·政治体制因素 | 第41-43页 |
| ·军事检察权未能实现与外部的真正独立 | 第41-42页 |
| ·行政权的强势地位使军事检察机关无法行使监督职能 | 第42-43页 |
| ·政治文化因素 | 第43-46页 |
| ·政治文化的概念及作用 | 第43-44页 |
| ·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 第44-46页 |
| ·组织设计不完善 | 第46-51页 |
| ·军事检察官职务分类上的定位模糊 | 第47-48页 |
| ·军事检察机关行政化设置模式限制了军事检察职能的发挥 | 第48-49页 |
| ·军事立法缺失使军事检察机关行使职能无法律依据 | 第49-51页 |
| 第五章 军事检察权实现的对策分析 | 第51-60页 |
| ·优化军事检察权存在的外部环境 | 第51-52页 |
| ·严格实行党司分开, 把党的领导由事务性领导转变为政治性领导 | 第52页 |
| ·改进党对司法干部的管理 | 第52页 |
| ·健全军事检察法律保障机制 | 第52-54页 |
| ·要加强军事立法,在现有的法律基础上补充所需内容 | 第52-53页 |
| ·要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的不足,增强军事检察权的可操作性 | 第53页 |
| ·在立法上保障军事检察权的知情权 | 第53-54页 |
| ·建立完善的军事检察编制体制 | 第54-55页 |
| ·实行中央军委直接领导下的系统管理的军事司法体制 | 第54页 |
| ·精简司法机构,建立高效的三级司法体系 | 第54-55页 |
| ·确定科学的编制员额,满足军事检察工作的需要 | 第55页 |
| ·进一步完善对军事检察官的管理体制 | 第55-60页 |
| ·要建立起以军事主诉检察官为目标的分类管理制度 | 第55-57页 |
| ·要将军事检察官的管理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 第57-60页 |
| 第六章 案例:对王﹡﹡、刘﹡﹡劳动教养案的分析 | 第60-63页 |
| ·案情简介 | 第60页 |
| ·评析 | 第60-63页 |
| 结束语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8-69页 |
| 附录 A: 武警部队军事检察工作开展情况及满意度调查表及调查结果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