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4页 |
一、“禁忌”的内涵与特征 | 第14-18页 |
(一) “禁忌”的内涵与外延 | 第14-15页 |
(二) “禁忌”的基本特征 | 第15-18页 |
1. “禁忌”的象征性 | 第15页 |
2. “禁忌”的规制性 | 第15-17页 |
3. “禁忌”的传染性 | 第17-18页 |
二、弗洛伊德“禁忌”理论发生说 | 第18-24页 |
(一) 禁忌的发生 | 第18-20页 |
(二) 禁忌的图腾崇拜渊源 | 第20-21页 |
(三) 图腾禁忌与乱伦畏惧心理形成 | 第21-23页 |
(四) 禁忌与强迫性神经症 | 第23-24页 |
三、“禁忌”的表达机制——塔布仪式 | 第24-32页 |
(一) 塔布仪式发生论 | 第24-27页 |
1. 塔布仪式的界定 | 第24-25页 |
2. 塔布仪式的缘起 | 第25-26页 |
3. 禁忌与塔布仪式的关系 | 第26-27页 |
(二) 塔布仪式的构成理论 | 第27-29页 |
1. 塔布仪式的表现形式——权力象征的阈限与交融 | 第27-28页 |
2. 塔布仪式过程的编码 | 第28-29页 |
(三) 原始艺术与塔布仪式关系 | 第29-32页 |
1. 塔布仪式中的艺术因子 | 第29-30页 |
2. 塔布仪式是禁忌向艺术转化的中介 | 第30-32页 |
四、“禁忌”理论的精神分析学依据 | 第32-40页 |
(一) 潜意识与审美需求的表达形式 | 第32-35页 |
1. 潜意识欲望的压抑与升华 | 第32-33页 |
2. 禁忌与审美需求的表征 | 第33-34页 |
3. 审美经验的形成与审美意识的发生 | 第34-35页 |
(二) “禁忌”的“集体无意识”心理基础 | 第35-37页 |
1. 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的内涵 | 第35-36页 |
2. 禁忌的集体无意识根源 | 第36-37页 |
(三) “禁忌”的文艺动力论 | 第37-40页 |
1. 精神分析情结理论 | 第37-38页 |
2. 心理创伤理论 | 第38-40页 |
五、“禁忌”的审美人类学意义 | 第40-45页 |
(一) “禁忌”的审美人类学阐释 | 第40页 |
(二) 禁忌文化的意识形态表现形式:社会习俗与审美机制 | 第40-45页 |
1. 禁忌的民间意识形态表现形式——社会习俗 | 第41-42页 |
2. 禁忌的审美意识形态表现形式——审美机制 | 第42-45页 |
(1) 禁忌与人的发展 | 第42-43页 |
(2) 禁忌作为审美机制的表达形式 | 第43-45页 |
结语:“禁忌”理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第45-47页 |
注释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