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7页 |
·表情识别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表情识别的性别差异 | 第8页 |
·表情识别的类型差异 | 第8-10页 |
·表情识别的上下半脸差异 | 第10-11页 |
·表情识别的研究方法 | 第11-17页 |
·表情识别的经典研究范式 | 第12-14页 |
(1) 基本表情判别任务 | 第12页 |
(2) 倒脸识别任务 | 第12-13页 |
(3) 局部识别任务 | 第13页 |
(4) 表情搜索任务 | 第13-14页 |
·表情识别研究范式的新发展 | 第14-16页 |
(1) 渐变识别任务 | 第14页 |
(2) 微表情识别任务 | 第14-15页 |
(3) 混合识别任务 | 第15-16页 |
·研究范式发展的小结与展望 | 第16-17页 |
(1) 表情刺激多媒体化 | 第16页 |
(2) 表情刺激标准化 | 第16-17页 |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17页 |
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7-18页 |
·问题提出 | 第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3 实验一 表情呈现信息完整时个体表情识别的视觉扫描特征 | 第18-24页 |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研究假设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被试 | 第18页 |
·实验仪器 | 第18-19页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实验选用的眼动指标 | 第19-20页 |
(1) 兴趣区的划分 | 第19页 |
(2) 注视点次数 | 第19-20页 |
(3) 注视点总持续时间 | 第20页 |
(4) 眼动轨迹图 | 第20页 |
·实验流程 | 第20-21页 |
·结果分析 | 第21-23页 |
·表情识别行为特征 | 第21-22页 |
(1) 表情识别正确率 | 第21-22页 |
(2) 表情识别反应时 | 第22页 |
·表情识别视觉扫描特征 | 第22-23页 |
(1) 注视次数 | 第22-23页 |
(2) 注视时间 | 第23页 |
·讨论 | 第23-24页 |
4 实验二 表情呈现信息不完整时个体的表情识别视觉扫描特征 | 第24-30页 |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研究假设 | 第24-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被试 | 第25页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实验设计和流程 | 第25页 |
·结果分析 | 第25-29页 |
·行为反应的正确性 | 第25-26页 |
·上半脸被遮盖时的视觉扫描特征 | 第26-27页 |
(1) 注视点次数 | 第26-27页 |
(2) 注视时间 | 第27页 |
·下半脸被遮盖时的视觉扫描特征 | 第27-28页 |
(1) 注视次数 | 第27-28页 |
(2) 注视时间 | 第28页 |
·非遮盖兴趣区的视觉扫描特征 | 第28-29页 |
(1) 注视次数 | 第28-29页 |
(2) 注视时间 | 第29页 |
·讨论 | 第29-30页 |
5 综合讨论 | 第30-33页 |
·面部表情识别特征 | 第30-32页 |
·女性的面部表情识别优势效应 | 第30-31页 |
·正性表情识别优势效应 | 第31页 |
·上下半脸信息在不同表情类型识别中的作用不同 | 第31-32页 |
·面部表情识别模式 | 第32-33页 |
6 结论 | 第33页 |
7 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