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物流网络管理模式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28页 |
·研究背景及问题 | 第12-16页 |
·物流环境的变化 | 第12-13页 |
·物流服务的创新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问题 | 第14-16页 |
·国内外研究回顾 | 第16-24页 |
·集团采购库存整合 | 第16-19页 |
·集团物流组织协调 | 第19-21页 |
·集团供应链的管理 | 第21-24页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4-28页 |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2 企业集团物流网络管理的理论基础分析 | 第28-50页 |
·集团物流网络基本理论 | 第28-33页 |
·有关概念和定义 | 第28-30页 |
·企业集团产业网络 | 第30-32页 |
·企业集团物流管理 | 第32-33页 |
·集团物流网络管理方法 | 第33-39页 |
·共同管理经济 | 第34-35页 |
·总部经济 | 第35-37页 |
·物流中心 | 第37-39页 |
·集团物流网络结构优化 | 第39-43页 |
·网络的结构化 | 第39-41页 |
·联结的结构化 | 第41-43页 |
·集团物流网络资源整合 | 第43-48页 |
·联结的行为管理 | 第43-45页 |
·联结的信息管理 | 第45-47页 |
·联结的结构管理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3 企业集团物流网络管理模式形成及内涵 | 第50-72页 |
·企业集团物流网络管理模式的形成动因 | 第50-53页 |
·物流归口管理 | 第50-51页 |
·物流资源整合 | 第51-53页 |
·产业组织变革 | 第53页 |
·企业集团物流网络管理模式的三重内涵 | 第53-63页 |
·模式的控制方法层 | 第54-57页 |
·模式的拓扑结构层 | 第57-58页 |
·模式的服务目标层 | 第58-63页 |
·企业集团物流网络管理模式的服务价值 | 第63-70页 |
·物流中心的价值形态 | 第64-66页 |
·物流服务的价值来源 | 第66-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4 企业集团物流网络管理模式的设计 | 第72-92页 |
·模式的整合方法 | 第72-78页 |
·资源整合策略 | 第73-75页 |
·功能整合策略 | 第75-77页 |
·任务整合策略 | 第77-78页 |
·模式的结构层次 | 第78-85页 |
·极化结构的组织网络 | 第78-80页 |
·模块化结构的信息网络 | 第80-83页 |
·轴辐式结构的设施网络 | 第83-85页 |
·模式的关系增值 | 第85-91页 |
·模式关系模型 | 第86-88页 |
·模式关系衡量 | 第88-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5 企业集团物流网络管理模式的实施 | 第92-130页 |
·运作实施策略 | 第92-99页 |
·系统因素辨识 | 第92-94页 |
·决策变量建立 | 第94-97页 |
·决策评估模型 | 第97-99页 |
·资源整合策略 | 第99-111页 |
·资源整合与关系结构 | 第99-101页 |
·正式关系的利益分配模型 | 第101-107页 |
·非正式关系的利益分配模型 | 第107-111页 |
·功能整合策略 | 第111-120页 |
·货物调配与非冗余联结 | 第111-113页 |
·单品种货物调配模型 | 第113-117页 |
·多品种货物调配模型 | 第117-120页 |
·任务整合策略 | 第120-128页 |
·任务整合与小世界网络 | 第121-122页 |
·单客户多目标任务指派模型 | 第122-124页 |
·多客户多目标任务指派模型 | 第124-128页 |
·本章小结 | 第128-130页 |
6 企业集团物流网络管理模式的实证 | 第130-148页 |
·蒙东能源集团物流网络的形成 | 第130-135页 |
·蒙东集团物流服务体系 | 第130-132页 |
·蒙东集团物流网络管理 | 第132-134页 |
·蒙东集团物流网络升级 | 第134-135页 |
·蒙东能源集团物流网络管理模式设计 | 第135-143页 |
·物流网络管理模式内涵 | 第135-139页 |
·物流网络管理模式分析 | 第139-142页 |
·物流网络管理模式策略 | 第142-143页 |
·蒙东能源集团物流网络管理模式实施 | 第143-146页 |
·物流网络的关系管理 | 第143-145页 |
·物流网络的结构优化 | 第145-146页 |
·本章小结 | 第146-148页 |
7 总结及展望 | 第148-152页 |
·主要结论 | 第148-150页 |
·创新点 | 第150-151页 |
·后续研究计划 | 第151-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64页 |
作者简历 | 第164-16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