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力学论文--流体力学论文--粘性流体力学论文--湍流(紊流)论文

热剪切湍流中微细颗粒输运特性的大涡模拟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目录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4页
   ·气粒两相流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5页
     ·本文研究意义第12-13页
     ·气粒两相流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热分层环境下的气粒两相流问题第15页
   ·两相流问题的研究方法第15-22页
     ·湍流场的研究方法第17-18页
     ·固相颗粒的研究方法第18-20页
     ·湍流和颗粒的相互作用及研究方法第20-22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气粒两相流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第24-43页
   ·两相湍流数学模型第24-28页
     ·欧拉-拉格朗日体系第24页
     ·流场控制方程第24-25页
     ·颗粒控制方程第25-28页
   ·流场运动方程的大涡模拟方法第28-33页
     ·滤波第29-30页
     ·大涡模拟的控制方程第30-31页
     ·亚格子应力模型构造第31-33页
   ·数值方法第33-39页
     ·流场控制方程的离散第33-37页
     ·颗粒运动方程的离散第37-39页
   ·计算验证第39-43页
     ·不同阶数Lagrange 插值方法的比较第39-41页
     ·流场及颗粒计算结果验证第41-43页
第三章 热分层湍流中颗粒动力学行为和输运特性第43-58页
   ·计算模拟方法第43-46页
     ·单向耦合模式流场求解过程第43-45页
     ·颗粒运动求解过程第45-46页
   ·稳定分层条件下不同颗粒运动的模拟及讨论第46-52页
     ·颗粒速度场统计量第46-49页
     ·颗粒瞬时分布结构及浓度分布规律第49-52页
   ·不同分层条件下颗粒运动的模拟及讨论第52-57页
     ·颗粒速度场统计量第52-54页
     ·颗粒瞬时分布结构及浓度分布规律第54-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气粒两相流双向耦合模型第58-63页
   ·气粒两相流的双向耦合控制方程第58-59页
     ·固相颗粒对流场反作用项构建模式第58-59页
     ·控制方程第59页
   ·单、双向耦合模型的计算结果比较第59-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可吸入细颗粒物在热分层剪切湍流中的热泳沉积和分布第63-82页
   ·数学模型和模拟方法第64-66页
     ·可吸入颗粒物的运动方程第64-66页
   ·不同微细颗粒的输运特征和沉积规律第66-74页
     ·颗粒、流场的统计规律第67-69页
     ·热泳力对颗粒物沉降的影响第69-73页
     ·近壁区颗粒分布结构的变化第73-74页
   ·不同稳定分层条件下的微细颗粒物的运动情况第74-81页
     ·不同分层条件下的颗粒物统计第75-78页
     ·颗粒物的浓度变化第78-79页
     ·分层条件下颗粒物的沉积规律第79-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第82-85页
   ·总结第82-84页
   ·展望第84-85页
附录第85-88页
参考文献第88-93页
致谢第93-94页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调节定向理论在企业人员配置和甄选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阶光纤孤子方程的精确解及其可积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