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1页 |
| ·昆虫信息素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 ·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方法 | 第15-28页 |
| ·昆虫性信息素的生物学研究 | 第15-18页 |
| ·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研究 | 第18-27页 |
| ·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研究 | 第27-28页 |
| ·昆虫性信息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 ·直链烯醇类昆虫性信息素合成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 第28-29页 |
| ·昆虫性信息素应用技术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29页 |
|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思路 | 第29-31页 |
| 第二章 烯醇类昆虫性信息素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 第31-58页 |
| ·引言 | 第31-32页 |
| ·Wittig反应法合成烯醇类昆虫性信息素化合物 | 第32-45页 |
| ·烯醇类昆虫性信息素Wittig反应路线的逆合成分析及合成方案 | 第32-33页 |
| ·所用试剂规格及方法 | 第33-34页 |
| ·Wittig反应路线合成烯醇类物质的结果与分析 | 第34-44页 |
| ·Wittig反应法合成烯醇小结 | 第44-45页 |
| ·CuLi2Cl4催化的Coupling偶联法合成烯醇类昆虫信息素化合物 | 第45-58页 |
| ·CuLi2Cl4催化的烯醇酯与格氏试剂的Coupling路线逆合成分析及合成方案 | 第45-47页 |
| ·所用试剂规格及方法 | 第47-51页 |
| ·Coupling反应路线结果与分析 | 第51-56页 |
| ·Coupling反应小结 | 第56-58页 |
| 第三章 大豆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化合物的田间活性测试研究 | 第58-66页 |
| ·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的田间活性测试 | 第58-6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9-6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0-61页 |
| ·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的田间活性测试 | 第61-6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1-6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第四章 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研究初探 | 第66-87页 |
| ·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的研究背景 | 第6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6-70页 |
| ·虫源 | 第66-67页 |
| ·仪器、材料及试剂 | 第67页 |
| ·实验方法 | 第67-7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70-83页 |
| ·核桃举肢蛾生物学观察 | 第70-75页 |
| ·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的提取及GC-MS分析 | 第75-83页 |
| ·Z-9-十六碳烯-1-醇等化合物对小檗绢粉蝶雄蝶的引诱活性初步研究 | 第83-87页 |
| ·材料 | 第84页 |
| ·方法 | 第8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84-87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7-93页 |
| ·主要结论 | 第87-88页 |
| ·讨论 | 第88-91页 |
| ·本论文的创新点及展望 | 第91-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 附件 | 第99-164页 |
| 致谢 | 第164-166页 |
| 作者简介 | 第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