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1页 |
·引言 | 第9-10页 |
·无砟轨道结构的发展现状 | 第10-16页 |
·国外无砟轨道结构应用状况 | 第10-13页 |
·国内无砟轨道结构研究与工程实践 | 第13-16页 |
·无砟轨道在土质路基上的应用 | 第16-24页 |
·日本铁路土质路基无砟轨道 | 第16-18页 |
·德国铁路土质路基无砟轨道 | 第18-19页 |
·国内状况 | 第19-24页 |
·土质路基上铺设无砟轨道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列车—轨道系统动力学的发展 | 第25-29页 |
·国内外有砟轨道动力学的发展 | 第25-28页 |
·国内外无砟轨道动力学的发展 | 第28-29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路基上无砟轨道结构竖向振动分析有限元模型 | 第31-42页 |
·旭普林无砟轨道系统结构组成及计算参数 | 第32-33页 |
·路基上列车—旭普林无砟轨道系统竖向振动分析有限元模型 | 第33-41页 |
·系统的惯性力势能 | 第35-36页 |
·系统的竖向弯曲弹性变形能 | 第36-41页 |
·系统的竖向阻尼力势能 | 第41页 |
·轨段单元的竖向振动总势能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高速列车竖向振动分析模型 | 第42-49页 |
·基本假设 | 第42-43页 |
·车辆模型参数 | 第43页 |
·列车竖向振动分析模型 | 第43-44页 |
·列车竖向振动总势能 | 第44-48页 |
·惯性力势能 | 第45-46页 |
·弹簧变形能 | 第46-47页 |
·阻尼力势能 | 第47页 |
·重力势能 | 第47-48页 |
·总势能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列车—轨道系统竖向振动方程的建立 | 第49-55页 |
·振动方程的建立方法 | 第49页 |
·路基上列车—旭普林无砟轨道竖向振动方程的建立 | 第49-53页 |
·竖错不平顺 | 第50页 |
·扭曲不平顺(三角坑) | 第50-51页 |
·高低不平顺 | 第51-52页 |
·水平不平顺 | 第52页 |
·振动方程的建立 | 第52-53页 |
·用Wilson-θ法求解系统振动方程 | 第53页 |
·程序流程图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路基上无砟轨道结构竖向自振特性分析 | 第55-61页 |
·路基上无砟轨道结构的竖向自振特性分析 | 第55-57页 |
·参数分析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六章 路基上无砟轨道结构竖向振动分析 | 第61-86页 |
·路基上旭普林无砟轨道系统竖向振动响应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1-63页 |
·路基上无砟轨道参数对系统竖向振动响应的影响分析 | 第63-70页 |
·路基刚度的影响 | 第64-66页 |
·轨道板(BTS层)厚度变化对列车—轨道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轨枕间距对列车—轨道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7-70页 |
·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动力影响分析 | 第70-73页 |
·旭普林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连接系统竖向动力作用的探讨 | 第73-84页 |
·计算模型的选择 | 第73-74页 |
·轨道支承刚度的影响 | 第74-77页 |
·轨道刚度比与不平顺对系统的影响 | 第77-80页 |
·轨道刚度比与速度对系统的影响 | 第80-82页 |
·我国铁路中无砟与有砟过渡段结构设计方案 | 第82-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七章 无砟轨道常见竖向几何不平顺限值研究 | 第86-93页 |
·40m波长轨道不平顺对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87-89页 |
·40m弦轨道高低不平顺 | 第87-88页 |
·40m弦轨道水平不平顺 | 第88-89页 |
·路基上无砟轨道竖错不平顺幅值分析 | 第89-90页 |
·三角坑幅值研究 | 第90-92页 |
·250km/h速度域路基上无砟轨道竖向几何不平顺限值 | 第92页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第93-95页 |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93-94页 |
·今后须努力的方向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