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某生活办公区滑坡稳定性分析与工程治理措施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滑坡灾害防治技术发展动向 | 第10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途径 | 第10-12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和途径 | 第11-12页 |
2 主要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 第12-21页 |
·工程背景 | 第12页 |
·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地震 | 第12-14页 |
·地层岩性 | 第12-14页 |
·地质构造 | 第14页 |
·地震 | 第14页 |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 第14-17页 |
·气象及水文地质待征 | 第17-18页 |
·滑坡复活的成因分析 | 第18-21页 |
·古滑坡及其开裂变形特征 | 第18-19页 |
·古滑坡成因 | 第19页 |
·古滑坡变形复活原因分析 | 第19-21页 |
3 滑坡体的稳定性分析和判断 | 第21-25页 |
·滑坡稳定分析参数的选择 | 第21页 |
·滑坡滑动面的确定 | 第21-22页 |
·滑坡稳定性及发展趋势分析 | 第22-25页 |
4 滑坡治理设计和主要工程措施 | 第25-42页 |
·设计参数的选用 | 第25-31页 |
·滑坡推力安全系数的确定 | 第31-33页 |
·排水系统工程 | 第33页 |
·北坡陡岩支挡防护工程 | 第33-35页 |
·抗滑工程 | 第35-42页 |
5 滑坡工程监测 | 第42-48页 |
·滑坡治理工程监测的意义 | 第42页 |
·滑坡工程监测的內容 | 第42-43页 |
·监测系统的设计 | 第43-45页 |
·变形监测系统的建立 | 第45-46页 |
·监测结果分析与处理 | 第46-47页 |
·治理效果 | 第47-48页 |
6 主要结论和建议 | 第48-49页 |
·主要结论 | 第48页 |
·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