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26页 |
第1章 华人赴美与华人教育的开端(1848-1881) | 第26-37页 |
·自由移民时期的"金山客" | 第27-29页 |
·为经济因素所驱使的移民动机 | 第27-28页 |
·赴美华人初期职业模式与经济状况 | 第28-29页 |
·华人文化观与教育观 | 第29-31页 |
·华人儒家传统文化观 | 第29页 |
·华人儒家传统教育观 | 第29-31页 |
·美国华人教育的开端 | 第31-37页 |
·被拒于公立学校之外 | 第31-34页 |
·中文学校的萌芽 | 第34-37页 |
第2章 隔离期的美国华人教育(1882-1942) | 第37-92页 |
·隔离阴影下的华人公共教育 | 第37-56页 |
·19世纪后期隔离学校合法化 | 第38-40页 |
·20世纪上半叶华人公共教育状况 | 第40-56页 |
·华人私立教育的兴起 | 第56-78页 |
·新式中文学校的涌现 | 第57-67页 |
·华人社团的教育活动 | 第67-78页 |
·留学生教育的萌芽 | 第78-85页 |
·留美幼童:肩负复兴中国的教育使命 | 第79-81页 |
·庚子赔款基金与清华留学生 | 第81-83页 |
·华人留学生与美国教育资助 | 第83-85页 |
·隔离期华人教育的问题及其成因 | 第85-92页 |
·隔离期华人面对的教育问题 | 第85-88页 |
·华人教育隔离处境的历史成因 | 第88-92页 |
第3章 融合期的美国华人教育(1943-1978) | 第92-133页 |
·公共教育渐趋一体化 | 第92-102页 |
·高等教育领域亚裔研究课程的初创 | 第93-96页 |
·基础教育领域华人双语教育学校的诞生 | 第96-102页 |
·美国华文教育的持续发展 | 第102-110页 |
·中文学校的调整与复兴 | 第102-106页 |
·战后中文学校的主要类型 | 第106-108页 |
·中文学校的办学模式 | 第108-110页 |
·华人新社团的社会教育活动 | 第110-117页 |
·华埠策划协会及其他纽约新社团的教育活动 | 第111-115页 |
·新老社团的分歧与抵触 | 第115-117页 |
·滞留美国的中国留学生 | 第117-119页 |
·二战后滞留美国的大陆留学生 | 第117-118页 |
·二战后涌入的港台留学生 | 第118-119页 |
·融合期美国华人教育的成就、问题及其成因 | 第119-133页 |
·日渐凸现的教育成就与问题 | 第120-124页 |
·推进教育融合的历史因素 | 第124-133页 |
第4章 多元文化思潮影响下的当代美国华人教育(1979-今) | 第133-200页 |
·公共教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 第133-140页 |
·亚裔研究课程的持续发展 | 第133-138页 |
·华人双语教育的发展与问题 | 第138-140页 |
·华文教育的新面貌 | 第140-154页 |
·中文学校的发展状况 | 第140-143页 |
·普通话中文学校的广阔前景 | 第143-144页 |
·全美中文学校组织的成立 | 第144-149页 |
·中文热现象 | 第149-151页 |
·当前美国华文教育面临的问题 | 第151-154页 |
·大陆留美热潮 | 第154-159页 |
·大陆留美潮的产生与发展 | 第154-157页 |
·有关"脑流失"的争论 | 第157-159页 |
·当前美国华人的教育成就、问题及其成因 | 第159-200页 |
·教育水平位居美国各种族前列 | 第159-172页 |
·美国华人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 第172-193页 |
·促成多元化教育追求的现实因素 | 第193-200页 |
第5章 多元还是融合——美国华人教育的反思与前瞻 | 第200-211页 |
·美国华人教育的发展特征 | 第200-204页 |
·美国华人教育发展与母国的兴衰息息相关 | 第201-202页 |
·美国华人教育发展与全球中西文化融合与撞击的大趋势相一致 | 第202-203页 |
·美国华人教育成就体现了中西文化杂交的优势 | 第203页 |
·美国华人教育历史是一段追求教育公平的历史 | 第203-204页 |
·美国华人教育可预见的未来发展仍将阻力重重 | 第204页 |
·融合与多元造就了美国华人的教育奇迹 | 第204-206页 |
·融合促成美国华人教育的起飞 | 第204-205页 |
·多元给予华人教育更大的发展空间 | 第205-206页 |
·融合中的多元——美国华人教育的未来之路 | 第206-211页 |
·中华文化是美国多元文化中富有价值的一元 | 第206-207页 |
·多元与融合的辨证关系 | 第207-208页 |
·融合基础上坚持族裔文化的多元 | 第208-21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1-215页 |
致谢 | 第215-2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