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霄生产、销售假烟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前言 | 第1-6页 |
第一章 云霄生产、销售假烟的特点 | 第6-10页 |
一、 生产机械化程度高 | 第6-7页 |
二、 品种齐全,造假工艺高 | 第7页 |
三、 已形成产、供、销一条龙 | 第7-8页 |
四、 具有群众性、公开性 | 第8页 |
五、 规模越来越大,并向周边地区蔓延 | 第8-10页 |
第二章 影响假烟产生的主观因素 | 第10-15页 |
一、 极端的个人利己主义思想 | 第10-11页 |
二、 盲目的拜金主义思想 | 第11-13页 |
三、 法律意识淡薄 | 第13-15页 |
(一) 从众心理 | 第13-14页 |
(二) 侥幸心理 | 第14-15页 |
第三章 引起云霄假烟产生、泛滥的客观因素 | 第15-30页 |
一、 消费者的不良消费习惯 | 第15-16页 |
二、 农村家族势力的复兴 | 第16-17页 |
三、 原辅材料源头堵不住,流通卡不死 | 第17-19页 |
四、 地方保护主义的纵容 | 第19-21页 |
(一) 对制假危害性的模糊认识 | 第19页 |
(二) 地方保护形成执法壁垒 | 第19-20页 |
(三) 腐败分子充当“保护伞” | 第20-21页 |
五、 刑事打击不力 | 第21-30页 |
(一) 法律的规定可操作性差 | 第22-23页 |
(二) 生产、销售假烟所触犯的罪名,立案标准不一 | 第23-24页 |
(三) 司法机关对制售假烟案件的定性存在分歧 | 第24-28页 |
(四) 打假的职能部门与司法机关相脱节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对防治云霄假烟问题的若干建言 | 第30-45页 |
一、 提高思想认识,认清打假工作的形势 | 第30-32页 |
(一) 充分认识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性 | 第30-31页 |
(二) 提高思想认识,认清打假工作的重要性 | 第31-32页 |
二、 破除地方保护,灵活运用打假策略 | 第32-35页 |
(一) 地方保护主义的危害性 | 第32-33页 |
(二) 制定灵活有效的打假策略 | 第33-35页 |
三、 堵疏结合,扶持引导发展经济 | 第35-37页 |
(一) 假烟对云霄经济的危害 | 第35-36页 |
(二) 打击是手段,扶持引导才是目的 | 第36-37页 |
四、 加大刑罚力度,提高法律实施效果 | 第37-40页 |
(一) 刑罚必然性原则 | 第38-39页 |
(二) 刑罚的及时性原则 | 第39-40页 |
(三) 积极适用财产附加刑 | 第40页 |
五、 重视道德教育,改善不良的社会风气 | 第40-45页 |
(一) 唤起人们的良知 | 第41-42页 |
(二) 增强人们的责任感 | 第42页 |
(三) 逐步改善当前不良的社会风气 | 第42-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