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视角下的河北民歌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绪论 | 第6-9页 |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6-7页 |
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7-9页 |
第一章 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 第9-21页 |
第一节 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 第9-16页 |
一、坝上高原区 | 第10-11页 |
二、冀西山地区 | 第11-13页 |
三、冀中冀南平原区 | 第13-14页 |
四、冀东沿海区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地方性民俗文化带来的影响 | 第16-21页 |
一、古文化对歌词形成的影响 | 第17-18页 |
二、民俗文化在歌词当中的渗透 | 第18-21页 |
(一) 节日习俗 | 第18-19页 |
(二) 风俗习惯 | 第19页 |
(三) 神话、历史、传说 | 第19-20页 |
(四) 传播知识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河北民歌曲调的区域性特点 | 第21-29页 |
第一节、坝上高原区 | 第21-22页 |
第二节、冀西山地区 | 第22-24页 |
第三节、冀中冀南平原区 | 第24-26页 |
第四节、冀东沿海区 | 第26-29页 |
第三章 民歌的曲体结构与旋法特点 | 第29-43页 |
第一节 歌曲的结构 | 第29-36页 |
第二节 节奏与旋法的发展 | 第36-38页 |
第三节 音程大跳形成的曲调特点 | 第38-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