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河灌区洗盐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Summary | 第3-8页 |
| 前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 ·土壤水运动理论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0-12页 |
| ·土壤溶质运移理论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2-14页 |
| ·土壤水盐运移模型研究 | 第14-15页 |
| ·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 第15-16页 |
| ·盐碱地改良措施研究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内容 | 第18-28页 |
| ·灌区概况 | 第18-21页 |
| ·地理位置 | 第18页 |
| ·水文特征 | 第18-20页 |
| ·气候特征 | 第20页 |
| ·土壤性质 | 第20-21页 |
| ·水资源相互转化关系及其开发利用 | 第21页 |
| ·盐碱土的特性与分布 | 第21-24页 |
| ·盐碱土成因 | 第21-22页 |
| ·盐碱土类型 | 第22-23页 |
| ·盐碱土分布特征 | 第23页 |
| ·盐碱土的分布面积及分布位置 | 第23-24页 |
| ·灌区盐碱地改良分区 | 第24-26页 |
| ·土壤改良分区的目的和分区原则 | 第24页 |
| ·昌马灌区 | 第24-25页 |
| ·双塔灌区 | 第25页 |
| ·花海灌区 | 第25-26页 |
| ·本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6-28页 |
| ·研究目标 | 第26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土壤水盐运移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 | 第28-43页 |
| ·土壤水盐运移基本概念 | 第28-29页 |
| ·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构建 | 第29-32页 |
| ·基本假定 | 第29页 |
| ·土壤水分运动基本方程 | 第29-31页 |
| ·定解条件 | 第31-32页 |
| ·土壤溶质运移的数学模型构建 | 第32-34页 |
| ·基本假定 | 第32页 |
| ·土壤溶质运移基本方程 | 第32-34页 |
| ·定解条件 | 第34页 |
| ·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 | 第34-40页 |
| ·水分运动方程数值模拟 | 第35-38页 |
| ·溶质运移数值模拟 | 第38-40页 |
| ·HYDRUS 模型概述 | 第40-41页 |
| ·非饱和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的确定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大定额灌水竖直压盐技术水盐运移模拟研究 | 第43-55页 |
| ·试验区概况 | 第43页 |
| ·试验内容与方法 | 第43-44页 |
| ·模型验证 | 第44-47页 |
| ·模型参数的确定及模型的概化 | 第44-45页 |
| ·模型验证结果及讨论 | 第45-47页 |
| ·模型的应用 | 第47-54页 |
| ·土壤含水率分布 | 第47-48页 |
| ·土壤盐分分布的预测值 | 第48-49页 |
| ·土壤含盐量与累积灌水量之间的关系 | 第49页 |
| ·盐分含量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 ·灌溉冲洗水量及灌水方式对洗盐效果的影响 | 第50-54页 |
| ·洗盐制度的确定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水平明沟排水洗盐技术水盐运移模拟研究 | 第55-67页 |
| ·试验区概况 | 第55-56页 |
|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 第55-56页 |
| ·地下水 | 第56页 |
| ·试验概况 | 第56-58页 |
| ·试验区布置 | 第56页 |
| ·量测设施布置 | 第56-58页 |
| ·试验方案 | 第58页 |
| ·试验内容及方法 | 第58页 |
| ·模型验证 | 第58-61页 |
| ·模拟方案的确定 | 第58-60页 |
| ·下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60-61页 |
| ·模型验证结果 | 第61页 |
| ·模型的应用 | 第61-64页 |
| ·冲洗前后土壤水盐分布规律 | 第61-63页 |
| ·土壤盐分分布的预测值 | 第63-64页 |
| ·洗盐制度的确定 | 第64-6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7-69页 |
| ·研究结论 | 第67-68页 |
|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作者简介 | 第74-75页 |
| 导师简介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