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34页 |
1 微生态学的理论研究 | 第14-20页 |
·微生态学的提出及其基础理论 | 第14-16页 |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 第16-19页 |
·消化道微生态系统 | 第19-20页 |
2 国内外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情况 | 第20-22页 |
3 微生态制剂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早期断奶仔猪的特点 | 第22页 |
·微生态制剂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 第22-24页 |
4 拟杆菌的研究现状 | 第24-28页 |
·拟杆菌对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影响 | 第25页 |
·拟杆菌的益生作用 | 第25页 |
·拟杆菌的作用机理 | 第25-28页 |
5 影响微生态制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 第28-31页 |
·菌种本身的特性是发挥其效能的关键因素 | 第28页 |
·宿主因素对微生态制剂性能的影响 | 第28-29页 |
·生产条件及产品剂型对微生态制剂性能的影响 | 第29-30页 |
·使用方法、使用剂量缺乏评价标准等因素对微生态制剂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6 微生态制剂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31-32页 |
·微生态制剂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改进措施 | 第32页 |
7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前景及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32-34页 |
第一章 拟杆菌、乳酸菌的分离、筛选、鉴定 | 第34-51页 |
一 拟杆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实验 | 第34-44页 |
1 材料 | 第34-35页 |
·实验动物 | 第34页 |
·培养基及稀释液配方 | 第34-35页 |
·生化试剂 | 第35页 |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2 方法 | 第35-39页 |
·拟杆菌的分离 | 第35-36页 |
·拟杆菌的筛选 | 第36-37页 |
·拟杆菌的鉴定实验 | 第37-38页 |
·拟杆菌的生理特性实验 | 第38页 |
·16Sr DNA 法鉴定拟杆菌 | 第38-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4页 |
·菌株的革兰氏染色结果 | 第39-40页 |
·三糖铁琼脂培养基穿刺实验结果 | 第40-41页 |
·生理生化试验及糖发酵实验结果 | 第41-42页 |
·拟杆菌耐受性实验结果 | 第42-43页 |
·16Sr DNA 法鉴定结果 | 第43-44页 |
二 乳酸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实验 | 第44-51页 |
1 材料 | 第44-45页 |
·实验动物 | 第44页 |
·培养基及稀释液配方 | 第44页 |
·生化培养基 | 第44-45页 |
·生化试剂 | 第45页 |
·主要仪器 | 第45页 |
2 方法 | 第45-46页 |
·乳酸菌的分离 | 第45页 |
·乳酸菌的筛选 | 第45页 |
·抑菌实验 | 第45页 |
·乳酸菌鉴定的生理生化鉴定实验 | 第45-46页 |
·菌株的耐酸、耐胆盐筛选实验 | 第4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乳酸菌的分离和菌落形态观察 | 第46-48页 |
·抑菌实验及菌种生理生化鉴定的结果 | 第48-49页 |
·耐酸实验结果 | 第49页 |
·耐胆盐实验结果 | 第49-50页 |
4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二章 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和拟杆菌的发酵条件研究 | 第51-74页 |
1 酵母菌发酵条件研究 | 第51-55页 |
·材料 | 第51-52页 |
·菌种 | 第51页 |
·培养基 | 第51页 |
·主要试剂 | 第51页 |
·主要仪器 | 第51-52页 |
·方法 | 第52-53页 |
·酵母菌种子培养基的优化 | 第52页 |
·酵母菌的发酵培养 | 第52页 |
·还原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2页 |
·发酵液中还原糖的测定 | 第52-53页 |
·活菌数测定 | 第5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3-55页 |
·种子培养基优化结果 | 第53-54页 |
·酵母菌分批发酵实验结果 | 第54-55页 |
2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的研究 | 第55-63页 |
·材料 | 第55-56页 |
·菌种 | 第55页 |
·主要试剂 | 第55页 |
·主要仪器 | 第55页 |
·培养基 | 第55-56页 |
·方法 | 第56-58页 |
·枯草芽孢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56页 |
·枯草芽孢杆菌摇瓶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 第56页 |
·枯草芽孢杆菌摇瓶培养条件的确定 | 第56-57页 |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工艺的确定 | 第57-58页 |
·结果 | 第58-63页 |
·枯草芽孢杆菌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 第58-59页 |
·培养基筛选的结果 | 第59-61页 |
·均匀设计优化摇瓶培养条件结果 | 第61页 |
·20L 发酵罐发酵工艺结果 | 第61-63页 |
3 乳酸菌发酵条件研究 | 第63-68页 |
·材料 | 第63-64页 |
·菌种 | 第63页 |
·培养基 | 第63-6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4页 |
·方法 | 第64-65页 |
·活菌数的测定 | 第64页 |
·培养基的筛选 | 第64页 |
·培养基配方的优化 | 第64-65页 |
·发酵过程参数的测定 | 第65页 |
·结果 | 第65-68页 |
·培养基筛选结果 | 第65页 |
·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结果 | 第65-67页 |
·发酵过程参数测定结果 | 第67-68页 |
4 拟杆菌发酵条件的研究 | 第68-73页 |
·材料 | 第68-69页 |
·菌种 | 第68页 |
·培养基 | 第68页 |
·主要试剂 | 第68页 |
·主要仪器 | 第68-69页 |
·方法 | 第69-70页 |
·最适培养基的筛选 | 第69页 |
·最适培养基的优化 | 第69页 |
·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69页 |
·发酵过程参数的测定 | 第69-70页 |
·结果 | 第70-73页 |
·最适培养基筛选结果 | 第70页 |
·培养基的优化结果 | 第70-71页 |
·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结果 | 第71-72页 |
·拟杆菌发酵曲线 | 第72-73页 |
5 小结 | 第73-74页 |
第三章 安全性实验 | 第74-7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74页 |
·实验动物 | 第74页 |
·复合活菌制剂的制备 | 第7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7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74-75页 |
4 结论 | 第75-76页 |
第四章 动物饲喂实验 | 第76-81页 |
1 材料 | 第76页 |
·实验制剂 | 第76页 |
·实验动物 | 第76页 |
2 方法 | 第76-77页 |
·实验分组 | 第76页 |
·攻毒试验 | 第76-77页 |
·仔猪测重程序 | 第77页 |
·仔猪下痢后的应对办法 | 第7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77-79页 |
·复合微生物菌液对仔猪增重的影响 | 第77-78页 |
·复合微生物菌液对仔猪成活率的影响 | 第78-79页 |
·复合微生物菌液对仔猪腹泻防治效果的影响 | 第79页 |
·攻毒实验结果 | 第79页 |
4 小结 | 第79-81页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第81-84页 |
1 结果 | 第81-82页 |
2 讨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个人简介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 | 第92-93页 |
发明专利请求书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