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样板成本计算模式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3页 |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10-12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内容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论文研究总体思路 | 第17页 |
| ·论文研究内容结构 | 第17-18页 |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0-30页 |
| ·成本计算理论 | 第20-23页 |
| ·标准成本计算理论 | 第20-21页 |
| ·定额成本计算理论 | 第21-22页 |
| ·制造成本计算理论 | 第22-23页 |
| ·成本控制理论 | 第23-27页 |
| ·成本控制的涵义和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 ·成本控制形式 | 第25-26页 |
| ·成本系统的可控性 | 第26-27页 |
| ·激励理论 | 第27-29页 |
| ·目标设置理论 | 第27-28页 |
| ·强化理论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标准—样板成本计算模式的建立 | 第30-48页 |
| ·建立标准—样板成本计算模式的动因分析 | 第30-32页 |
| ·现行成本计算模式缺失成本控制功能 | 第30页 |
| ·传统成本控制模式对成本控制有效性弱化 | 第30-31页 |
| ·网络环境构筑了创新成本计算模式的平台 | 第31-32页 |
| ·标准—样板成本计算模式的涵义及特征 | 第32-34页 |
| ·标准—样板成本计算模式的涵义 | 第32-33页 |
| ·标准—样板成本计算模式的特征 | 第33-34页 |
| ·建立标准—样板成本计算模式的原则 | 第34-36页 |
| ·成本计算为成本管理服务原则 | 第34页 |
| ·控制与激励相结合原则 | 第34-35页 |
| ·成本效益原则 | 第35页 |
| ·例外管理原则 | 第35-36页 |
| ·标准—样板成本计算模式的设计 | 第36-47页 |
| ·标准—样板成本计算模式的总体框架及计算流程 | 第36-38页 |
| ·设定标准成本和样板成本 | 第38-40页 |
| ·成本差异的揭示与实际成本的计算 | 第40-45页 |
| ·成本考核与奖励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标准—样板成本计算模式的实证研究 | 第48-70页 |
|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简介 | 第48-50页 |
| ·单位概况 | 第48页 |
| ·生产流程与成本项目 | 第48-50页 |
| ·新旧成本计算模式的比较 | 第50-68页 |
| ·企业现行成本计算模式 | 第50-58页 |
| ·标准—样板成本计算模式的应用 | 第58-66页 |
| ·两种计算模式的对比分析 | 第66-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5章 推广标准—样板成本计算模式的建议 | 第70-76页 |
| ·改善成本控制手段 | 第70-72页 |
|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 第70-71页 |
| ·注重对员工的培训 | 第71页 |
| ·促进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 | 第71-72页 |
| ·加强成本计算基础工作 | 第72-73页 |
| ·注意成本资料的积累 | 第72页 |
| ·合理制定标准成本与样板成本 | 第72-73页 |
| ·以成本考评为基础实施有效的奖励措施 | 第73-75页 |
| ·完善企业考评机制 | 第73-74页 |
| ·实施合理奖励措施 | 第74-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结论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