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行政诉讼法论文

行政诉讼制度功能研究--宪法与行政法治中的行政诉讼制度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导言第12-20页
 一、行政诉讼制度功能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12-13页
 二、行政诉讼制度功能研究的基本范畴第13-15页
 三、行政诉讼制度功能研究的主要视角及基本方法第15-18页
 四、本文的基本结构、基本观点及创新点第18-20页
第一章 两大法系有关行政诉讼制度功能理论之实证考察第20-67页
 第一节 英国有关司法审查制度功能的基本理论第20-36页
  一、有关司法审查制度功能的一般讨论第20-22页
  二、规范主义与功能主义者对司法审查功能理论的建构第22-26页
  三、三种理论形态及其代表人物对司法审查功能理论的具体建构第26-36页
 第二节 美国有关司法审查制度功能的基本理论第36-43页
  一、有关司法审查制度功能的一般讨论第36-38页
  二、直接影响司法审查制度功能定位的几种主要公法思想第38-43页
 第三节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有关行政审判制度功能的基本理论第43-61页
  一、大陆法系国家对行政审判制度功能问题的基本讨论第43-49页
  二、两种不同的法治思想对行政诉讼制度功能定位的影响第49-54页
  三、两个代表性人物思想中的行政审判制度功能定位第54-61页
 第四节 两大法系行政诉讼制度功能理论之基本比较第61-67页
  一、两大法系对有关行政诉讼制度功能讨论主题之差异第61-62页
  二、两大法系有关行政诉讼制度功能理论所关注的共同话题及本质异同第62-64页
  三、界定行政诉讼制度功能需要考虑的两大课题第64-66页
  四、讨论行政诉讼制度功能理论的实践意义第66-67页
第二章 两大法系行政诉讼制度功能变迁之实证考察第67-96页
 第一节 英国司法审查制度之功能变迁第67-76页
  一、概述第67-68页
  二、令状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68-69页
  三、衡平法的形成第69-70页
  四、19 世纪后期英国法律制度的变革第70页
  五、司法救济方式的进一步发展第70-71页
  六、自然正义原则在英国的发展第71-74页
  七、越权原则在英国的基本确立第74-75页
  八、英国司法审查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第75-76页
 第二节 美国司法审查制度之功能变迁第76-86页
  一、概述第76-77页
  二、美国早期对普通法的继受第77-78页
  三、“传统行政法模式”下的司法审查制度第78-80页
  四、司法审查与程序法治第80-84页
  五、法院对行政权的尊重第84-86页
 第三节 大陆法系国家行政审判制度之功能变迁第86-96页
  一、概述第86页
  二、行政审判制度演进的基本历程第86-89页
  三、“二战”以前行政审判制度的基本特点第89-92页
  四、行政审判制度在“二战”以后的发展第92-96页
第三章 两大法系行政诉讼制度功能之类型化比较第96-116页
 第一节 两大法系行政诉讼制度功能之基本异同第96-103页
  一、两大法系行政诉讼制度之实质性差异第96-99页
  二、两大法系行政诉讼制度之共同发展趋势第99-103页
 第二节 功能迥异的几种行政诉讼制度历史类型第103-116页
  一、官僚型的行政诉讼制度第104页
  二、形式主义的行政诉讼制度第104-109页
  三、功能主义的行政诉讼制度第109-116页
第四章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功能之实证考察第116-138页
 第一节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功能定位的基本制度内容分析第116-130页
  一、建立行政诉讼制度的法律依据第116-117页
  二、行政诉讼功能与行政诉讼目的第117页
  三、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第117-120页
  四、行政诉讼与权利保护第120-122页
  五、行政诉讼与行政内部审查机制之间的关系第122-125页
  六、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之间的权限划分与协调第125页
  七、法院审判权的性质及其来源第125-129页
  八、行政诉讼的审查原则、审查方式及判决形式第129-130页
 第二节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功能之基本定位及其不足第130-136页
  一、行政诉讼价值目标定位之不合理第130页
  二、行政诉讼审查范围界定的不合理性第130-134页
  三、行政诉讼合法性基础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第134-135页
  四、行政诉讼制度功能定位与当前我国社会和法治发展状况之不协调第135-136页
 第三节 成因分析第136-138页
  一、历史原因第136-137页
  二、理论研究的不足第137-138页
第五章 行政诉讼制度面临之机遇与挑战——以行政改革所引发的难题为例第138-149页
 第一节 行政诉讼制度当前所面临的新的社会问题第138-142页
  一、社会公共行政主体的崛起第139页
  二、混合行政的出现及行业标准问题第139-141页
  三、新的行政管理手段的运用第141-142页
 第二节 行政诉讼制度所处的新的行政法治环境第142-147页
  一、行政法价值目标体系的重新调整第142-144页
  二、行政法范围的难题第144页
  三、行政法律制度体系的不确定性第144-145页
  四、行政行为概念的泛化第145-147页
 第三节 行政诉讼制度功能发挥所需解决的新的难题第147-149页
  一、行政诉讼价值目标多元化背景下的难题第147页
  二、行政诉讼审查范围界定的难题第147-148页
  三、行政诉讼制度合法性基础选择的难题第148-149页
第六章 行政诉讼制度功能之反思与重新定位第149-187页
 第一节 类型化设定行政诉讼制度的价值目标第149-153页
  一、行政诉讼价值目标定位的基本理论第149-151页
  二、行政诉讼价值目标定位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设计的影响第151-153页
 第二节 理性界定行政诉讼的审查范围第153-166页
  一、概述第153-154页
  二、行政诉讼与行政内部审查机制之间的衔接第154-158页
  三、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之间的权限划分与协调第158-163页
  四、行政诉讼与其他公法审查机制之间的分工与协调第163-166页
 第三节 协调与统合行政诉讼的合法性基础第166-182页
  一、概述第166-168页
  二、法官应如何对待法律规则问题探析第168-171页
  三、行政诉讼应当如何对待行政程序法问题探析第171-173页
  四、行政诉讼制度应当如何对待其他法的形式探析第173-174页
  五、各种法的形式之间是否存在优劣之分?第174-175页
  六、合法性最终由谁说了算?第175-176页
  七、判例制度与判例法的自我形成与发展第176-179页
  八、行政诉讼审查原则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第179-182页
 第四节 完善行政诉讼制度以保证其功能的充分发挥——以规范司法权行使过程为例作进一步分析第182-187页
  一、概述第182-183页
  二、司法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然性第183页
  三、如何看待中国的司法腐败问题第183-184页
  四、规范司法权行使的过程,预防司法腐败问题的发生第184-187页
参考文献第187-207页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一览表第207-208页
后记第208-210页
详细摘要第210-216页

论文共2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于CreditRisk+模型
下一篇:论司法审查的正当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