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3页 |
第一章 改编前提:小说的电影化特征 | 第13-32页 |
第一节 叙事内容的故事性 | 第16-21页 |
一、离奇的故事情节 | 第16-18页 |
二、奇特的人物形象 | 第18-19页 |
三、诡谲的故事氛围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叙事结构的跳跃性 | 第21-25页 |
一、过去与现在的交错 | 第21-23页 |
二、空间与场景的切换 | 第23-24页 |
三、想象与现实的同构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叙事手法的镜头化 | 第25-32页 |
一、精致的场面描写 | 第26-27页 |
二、繁复的意象营造 | 第27-29页 |
三、独特的色彩运用 | 第29-32页 |
第二章 改编过程:小说到电影的叙事转换 | 第32-53页 |
第一节 叙事主题的变化 | 第33-41页 |
一、女性意识的张扬与隐匿 | 第33-36页 |
二、历史意义的消解与重塑 | 第36-38页 |
三、道德观念的超越与回归 | 第38-41页 |
第二节 人物塑造的变化 | 第41-45页 |
一、符号化与具象化 | 第41-43页 |
二、温情化与恶魔化 | 第43-44页 |
三、内部的两极分化 | 第44-45页 |
第三节 情节结构的变化 | 第45-53页 |
一、叙事空间的变换 | 第46-48页 |
二、戏剧冲突的强化 | 第48-50页 |
三、轮回结构的打破 | 第50-53页 |
第三章 改编作品:改编电影的视听分析 | 第53-80页 |
第一节 流畅有序的影像语法 | 第53-65页 |
一、凝练传神的场面调度 | 第53-56页 |
二、虚实相生的运镜艺术 | 第56-62页 |
三、寓意丰富的隐喻蒙太奇 | 第62-65页 |
第二节 异彩纷呈的影像修辞 | 第65-80页 |
一、风格各异的画面构图 | 第65-74页 |
二、别具一格的光效色彩 | 第74-76页 |
三、众声喧哗的电影声效 | 第76-80页 |
结语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