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不再理原则中一事之界定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0页 |
第2章 一事不再理原则的渊源与内容 | 第10-16页 |
·一事不再理的历史渊源 | 第10-11页 |
·一事不再理原则的价值理念 | 第11-12页 |
·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现代运用 | 第12-14页 |
·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内涵及功能 | 第14-16页 |
第3章 一事不再理原则与既判力 | 第16-19页 |
·既判力的概念和根据 | 第16-17页 |
·一事不再理原则与既判力的关系 | 第17-19页 |
第4章 诉讼系统属中一事不再理原则“一事”之范围 | 第19-24页 |
·诉讼系属中一事的主观要素判断标准 | 第19页 |
·诉讼系属中一事的客观要素判断标准 | 第19-23页 |
·一事判断标准之三同说 | 第19-20页 |
·一事判断标准之二要素说 | 第20-21页 |
·一事判断标准之争点排除规则 | 第21-23页 |
·诉讼系属中一事判断的时间界限 | 第23-24页 |
第5章 判决后及确定后一事不再理“一事”之范围 | 第24-29页 |
·既判力的主体范围(主体界限) | 第24-25页 |
·既判力主体范围的传统理论 | 第24页 |
·既判力主观范围的扩张 | 第24-25页 |
·既判力的时间范围(时间界限) | 第25-26页 |
·既判力时间范围的传统理论 | 第25页 |
·既判力时间范围的扩张 | 第25-26页 |
·既判力的客体范围(客体界限) | 第26-29页 |
·既判力客体范围的传统理论 | 第26页 |
·既判力客体范围的扩张 | 第26-29页 |
第6章 一事不再理原则在实务中的运用 | 第29-31页 |
·案例引出的“一事”判断标准争议 | 第29-30页 |
·案例引出的法理分析 | 第30-3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