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ERP技术的发展 | 第10-12页 |
·ERP技术的发展阶段 | 第10-11页 |
·ERP管理思想 | 第11-12页 |
·课题来源及意义 | 第12-13页 |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需求分析 | 第15-22页 |
·我公司信息系统的现状分析 | 第15-16页 |
·企业信息系统现状 | 第15页 |
·实施 ERP的现实意义 | 第15-16页 |
·ERP实施的需求分析 | 第16-20页 |
·财务需求 | 第16-18页 |
·物流应用需求 | 第18-19页 |
·人力资源系统功能 | 第19-20页 |
·ERP应用实施的关键因素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网络规划 | 第22-30页 |
·局域网规划 | 第22-26页 |
·网络设计原则 | 第22-24页 |
·办公网络拓朴结构 | 第24-26页 |
·广域网方案 | 第26-30页 |
第四章 系统方案 | 第30-46页 |
·建设原则 | 第30页 |
·ERP软件对比 | 第30-34页 |
·平台及底层技术比较 | 第30-31页 |
·软件的稳定性及可维护/扩展性的比较 | 第31-32页 |
·软件模块设计与功能的比较 | 第32页 |
·ERP主流软件 ERP和 Oracle ERP的软件比较 | 第32-34页 |
·系统架构 | 第34-44页 |
·部署方式 | 第35-36页 |
·管理模式 | 第36-37页 |
·集中模式 | 第37-38页 |
·平台部署 | 第38-44页 |
·新旧系统切换方案 | 第44-46页 |
·切换方案 | 第45页 |
·具体实施步骤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系统安全及备份 | 第46-63页 |
·系统管理及安全 | 第46-51页 |
·数据链路安全 | 第46页 |
·网络安全 | 第46-47页 |
·信息安全 | 第47-49页 |
·安全与帐户管理 | 第49-51页 |
·系统备份及恢复 | 第51-56页 |
·备份策略 | 第51-52页 |
·数据库的恢复 | 第52-56页 |
·备份方案 | 第56-60页 |
·冷备份方式 | 第57-58页 |
·RMAN热备份方式 | 第58-60页 |
·故障恢复策略 | 第60-62页 |
·冷备份方式下的恢复策略 | 第60页 |
·RMAN热备份方式下的恢复策略 | 第60-61页 |
·灾难恢复 | 第61-62页 |
·故障恢复风险 | 第62-63页 |
第六章 与其他生产经营系统的集成 | 第63-73页 |
·ERP系统与 BOSS系统的集成 | 第63-67页 |
·数据采集流程 | 第64页 |
·ERP系统与业务支撑系统、网管接口配置方案 | 第64-66页 |
·接口文件命令规则 | 第66-67页 |
·ERP系统与统一信息平台的集成 | 第67-69页 |
·MIS系统与电子报销、网上学习、网上银行的集成 | 第69-71页 |
·接口边界分析 | 第69页 |
·接口数据分析 | 第69-70页 |
·接口实现 | 第70-71页 |
·ERP集成展望 | 第71-73页 |
第七章 系统维护、开发及后期功能优化升级 | 第73-79页 |
·维护、开发及优化工具 | 第73-75页 |
·SQL*PLUS | 第73页 |
·Enterprise Manager | 第73-74页 |
·PLSQL Developer | 第74页 |
·TOAD | 第74页 |
·OBJECT BROWSER | 第74-75页 |
·ERP维护、开发及优化方法 | 第75-79页 |
·ERP维护方法 | 第75页 |
·ERP开发方法 | 第75-76页 |
·优化方法 | 第76-79页 |
第八章 总结 | 第79-82页 |
·ERP实施之后效果显著 | 第79-80页 |
·为四川移动带来了一系列信息化的效益 | 第80页 |
·通过 ERP的推广实施,解决了以下问题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