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题的动态 | 第10-11页 |
·章节安排 | 第11-12页 |
2 民间金融范畴的界定 | 第12-17页 |
·民间金融的范畴 | 第12-13页 |
·我国民间金融范畴的演进 | 第13-15页 |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社会背景 | 第15-17页 |
3 民间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 第17-29页 |
·民间金融的理论研究 | 第17-20页 |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 | 第17-18页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8-19页 |
·二元金融结构理论 | 第19页 |
·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配给 | 第19-20页 |
·当前我国金融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 第20-24页 |
·金融市场结构问题 | 第20-21页 |
·存贷结构问题 | 第21-22页 |
·利率结构问题 | 第22-23页 |
·企业融资结构问题 | 第23-24页 |
·我国民间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 第24-29页 |
·民间金融的内生性因素是其顽强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 第24-25页 |
·民本经济是我国现代民间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内生性动力 | 第25-27页 |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替代效应促使民间金融市场升级 | 第27-29页 |
4 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29-49页 |
·我国民间金融的规模 | 第29-31页 |
·规模总量的测算 | 第29页 |
·衡量规模的比例参数 | 第29-31页 |
·我国民间金融的依附形态 | 第31-36页 |
·地缘、亲缘支撑的信用体系 | 第31-34页 |
·民间金融经济人 | 第34页 |
·证券与期货市场的私募基金 | 第34-35页 |
·与地下经济相对应的地下金融 | 第35页 |
·玩金融游戏的实业家 | 第35-36页 |
·我国民间金融的运行模式 | 第36-38页 |
·我国民间金融的地域模式 | 第36-37页 |
·我国民间金融的阶段性模式 | 第37-38页 |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民间金融的特殊性 | 第38-43页 |
·我国民间金融的变异 | 第39-41页 |
·我国民间金融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体制外增量改革的结果 | 第41-42页 |
·我国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特殊关系 | 第42-43页 |
·我国民间金融对经济变量的特殊影响 | 第43-49页 |
·我国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的影响 | 第43-45页 |
·我国民间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 第45-46页 |
·我国民间金融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 第46页 |
·我国民间金融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46-49页 |
5 民间金融在境外的实践及启示 | 第49-54页 |
·台湾地区——民营银行 | 第49-50页 |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 | 第50页 |
·国内外对比及启示 | 第50-54页 |
·发现一——各国(地区)民间金融的发展具有很多共性 | 第50-51页 |
·发现二——各国(地区)民间金融的发展有很多不同之处 | 第51-53页 |
·启示 | 第53-54页 |
6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趋势 | 第54-59页 |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前景 | 第54-55页 |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将共同满足不同的融资需求 | 第54页 |
·民间金融必然会遭受正规金融的排挤 | 第54页 |
·民间金融开放仍将十分审慎 | 第54-55页 |
·民间金融会给经济社会带来竞争和活力 | 第55页 |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55-59页 |
·我国民间金融改革的趋势 | 第55-56页 |
·发展民营银行 | 第56-57页 |
·合理重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 | 第57-58页 |
·村镇银行 | 第58-59页 |
7 总结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详细摘要 | 第65-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