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1 前言 | 第11-21页 |
·小麦的起源与进化 | 第11-12页 |
·六倍体小麦的人工合成及应用 | 第12-13页 |
·人工合成小麦在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价值 | 第12-13页 |
·人工合成小麦在育种上应用 | 第13页 |
·异源多倍体化及遗传学效应 | 第13-16页 |
·染色体的二倍体化 | 第14-15页 |
·基因表达的二倍体化 | 第15页 |
·表观遗传的变化 | 第15-16页 |
·分子标记及应用 | 第16-21页 |
·分子标记 | 第17-20页 |
·SSR 标记在小麦遗传进化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细胞学鉴定 | 第22页 |
·基因组DNA 提取 | 第22-24页 |
·基因组DNA 提取步骤 | 第22-23页 |
·所用试剂的配制 | 第23-24页 |
·微卫星及STS 分子标记 | 第24-26页 |
·PCR 反应体系 | 第24-25页 |
·PCR 扩增程序 | 第25页 |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25页 |
·硝酸银染色步骤 | 第25页 |
·所用试剂的配制 | 第25-26页 |
·目的片段的回收、克隆和测序 | 第26-29页 |
·目的条带的回收 | 第26-27页 |
·回收DNA 片段的克隆 | 第27-28页 |
·克隆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27-28页 |
·目的片段的连接与转化 | 第28页 |
·阳性重组子的鉴定 | 第28页 |
·目的片段的测序 | 第28页 |
·LB 培养基的配制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3页 |
·同一四倍体小麦-不同粗山羊草双二倍体的分子标记及测序分析 | 第29-36页 |
·合成小麦与四倍体亲本A,B 基因组的G-SSR 标记分析 | 第29-33页 |
·合成小麦与四倍体亲本A,B 基因组的EST-SSR 标记分析 | 第33页 |
·合成小麦与四倍体亲本A,B 基因组的STS 标记分析 | 第33-34页 |
·合成小麦与粗山羊草亲本D 基因组的G-SSR 标记分析 | 第34-36页 |
·同一粗山羊草-不同四倍体小麦双二倍体的分子标记及测序分析 | 第36-43页 |
·合成小麦的细胞学鉴定 | 第36-37页 |
·合成小麦与粗山羊草亲本D 基因组的G-SSR 标记分析 | 第37-39页 |
·合成小麦与粗山羊草亲本D 基因组的EST-SSR 标记分析 | 第39页 |
·合成小麦与粗山羊草亲本D 基因组的STS 标记分析 | 第39-40页 |
·合成小麦与四倍体亲本A,B 基因组的G-SSR 标记分析 | 第40-43页 |
4 讨论 | 第43-46页 |
·不同双二倍体材料中多倍化引起的序列消除 | 第43页 |
·微卫星在多倍化过程中的作用 | 第43-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57-58页 |
附件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