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经济增长 | 第10页 |
·外商直接投资 | 第10-11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1页 |
·本文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 | 第11-13页 |
第2章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理论评述 | 第13-27页 |
·外商直接投资理论 | 第13-19页 |
·垄断优势理论 | 第13-14页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14-15页 |
·内部化理论 | 第15-16页 |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16-17页 |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第17-18页 |
·寡占反应理论 | 第18页 |
·理论新发展 | 第18-19页 |
·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理论 | 第19-23页 |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第20页 |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第20-21页 |
·储蓄缺口理论 | 第21页 |
·两缺口理论及其发展 | 第21-22页 |
·依附理论 | 第22-23页 |
·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正负效应观 | 第23-27页 |
·支持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研究 | 第23-24页 |
·有条件的支持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研究 | 第24页 |
·不支持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研究 | 第24-25页 |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第25-27页 |
第3章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机制 | 第27-34页 |
·外商直接投资理论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 第27-29页 |
·外商直接投资的要素形成效应 | 第29-31页 |
·外商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 | 第29-30页 |
·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效应 | 第30页 |
·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 | 第30-31页 |
·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 第31-34页 |
·示范模仿效应 | 第31-32页 |
·竞争引致效应 | 第32页 |
·比较优势升级效应 | 第32页 |
·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 第32-33页 |
·观念更新效应 | 第33-34页 |
第4章 江苏省利用外资状况分析 | 第34-43页 |
·江苏省利用外资历程 | 第34-35页 |
·江苏省利用外资特点 | 第35-43页 |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数量持续稳定增长 | 第35-36页 |
·三次产业利用外资规模不平衡 | 第36-37页 |
·引资渠道过于密集 | 第37-39页 |
·外商独资地位主导 | 第39-41页 |
·外商直接投资分布极为不平衡 | 第41-43页 |
第5章 外商直接投资与江苏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43-63页 |
·样本数据处理 | 第43-49页 |
·对江苏省GDP的处理 | 第43-45页 |
·对资本存量的处理 | 第45-49页 |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 | 第49-63页 |
·单位根检验 | 第49-51页 |
·广义差分与逐次回归法 | 第51-63页 |
第6章 对江苏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和建议 | 第63-70页 |
·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 第63-64页 |
·营造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 | 第63页 |
·提高企业集群化程度,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 第63-64页 |
·在利用外资中,加快自主技术创新的基础和能力建设 | 第64页 |
·改善内资企业投资环境,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 第64-66页 |
·逐步消除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 | 第65页 |
·鼓励内资企业要从对外资企业的配套协作做起 | 第65页 |
·积极推动外商与本省的民营企业合作 | 第65-66页 |
·合理引导外资,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 | 第66-68页 |
·明确战略定位,突出利用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 | 第66-67页 |
·加大服务业、农业领域的引资力度 | 第67页 |
·积极开拓新的引资途径,多种形式利用外资 | 第67页 |
·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要力求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67-68页 |
·根据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阶梯性状态及趋势,强化区域政策导向 | 第68-70页 |
·对中北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应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支持 | 第68页 |
·加强中北部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协作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