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内燃机传热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内燃机传热对工作过程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内燃机传热过程的研究是热强度设计的基础 | 第10页 |
·内燃机传热过程的研究可以优化冷却系统的设计 | 第10-11页 |
·内燃机传热过程的研究可以改善润滑系统 | 第11页 |
·内燃机传热过程的特点 | 第11页 |
·内燃机传热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概况及进展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概况及进展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2 内燃机传热全仿真 | 第16-33页 |
·内燃机传热全仿真总体思想 | 第16-18页 |
·内燃机传热全仿真模型研究 | 第18-32页 |
·部件间的耦合换热 | 第19-29页 |
·静接触部件耦合换热问题 | 第19-21页 |
·动接触部件耦合换热问题 | 第21-29页 |
·缸内燃气、冷却介质与固体壁面间的耦合换热 | 第29-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3 6110型柴油机介绍 | 第33-38页 |
·6110型柴油机的技术参数及物性参数 | 第33-34页 |
·6110型实体模型 | 第34-38页 |
4 气缸盖—气缸垫—气缸套—气缸体耦合系统稳态传热研究 | 第38-49页 |
·实体模型及有限元网格划分研究 | 第38-40页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40-41页 |
·耦合系统稳态传热的数值模拟 | 第41-45页 |
·燃烧室部件热平衡计算及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数值模拟结果的实验验证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5 气缸盖—气缸垫—气缸套—活塞组耦合系统循环瞬态传热研究 | 第49-67页 |
·实体模型及有限元网格划分 | 第49-52页 |
·耦合系统稳态传热研究 | 第52-58页 |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52页 |
·耦合系统稳态传热的数值模拟 | 第52-58页 |
·耦合系统循环瞬态传热研究 | 第58-66页 |
·耦合系统循环瞬态分析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确定 | 第58页 |
·耦合系统循环瞬态传热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 | 第58-66页 |
·小节 | 第66-6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本文的结论 | 第67页 |
·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