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噪声源识别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引言 | 第9-16页 |
| ·开展噪声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内燃机噪声研究的现状 | 第10-15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 2. 声强的测量 | 第16-34页 |
| ·声强测量的发展过程 | 第16-18页 |
| ·声强测量理论 | 第18-24页 |
| ·声强测量的基本原理 | 第18-20页 |
| ·声强测量的频域分析法 | 第20-22页 |
| ·双传声器探头 | 第22-24页 |
| ·声强测量仪器 | 第24-26页 |
| ·声强测量误差分析 | 第26-31页 |
| ·声强法测量误差 | 第26-30页 |
| ·试验条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标定 | 第31-32页 |
| ·相位失配标定 | 第31-32页 |
| ·指向性能标定 | 第32页 |
| ·测量精度标定 | 第32页 |
| ·声强测量的优势 | 第32-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噪声源的识别 | 第34-47页 |
| ·发动机主要噪声及其产生原因 | 第34-40页 |
| ·结构振动噪声 | 第34-38页 |
| ·空气动力噪声 | 第38-40页 |
| ·噪声源识别理论与方法 | 第40-46页 |
| ·噪声源识别的传统方法 | 第41-43页 |
| ·噪声源识别的信号分析方法 | 第43-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4. 发动机整机噪声测试 | 第47-59页 |
| ·用声强法测量声功率的相关标准 | 第47-50页 |
| ·发动机噪声测试实验 | 第50-53页 |
| ·噪声测量的试验机的主要参数 | 第50页 |
| ·测量环境及设备 | 第50-51页 |
| ·测量点布置 | 第51-52页 |
| ·测试过程 | 第52-53页 |
| ·测试结果处理 | 第53-56页 |
| ·发动机辐射声功率的计算 | 第56-57页 |
| ·发动机各表面声功率的计算 | 第56-57页 |
| ·整机辐射声功率的计算 | 第57页 |
| ·测量结果的误差分析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5. 发动机前托架的噪声优化控制 | 第59-83页 |
| ·结构动态分析理论基础 | 第59-64页 |
| ·结构模态分析的理论 | 第59-62页 |
| ·结构动力学分析的有限元法 | 第62-64页 |
| ·某发动机前托架有限元建模及模态分析 | 第64-73页 |
| ·建模方法的选择 | 第65-66页 |
| ·模型的简化与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66-67页 |
| ·基于模态收敛分析的前托架有限元网格模型的建立 | 第67-70页 |
| ·前托架模态结果 | 第70-73页 |
| ·前托架的噪声优化控制 | 第73-82页 |
| ·发动机开发过程中的结构优化 | 第73-74页 |
| ·某发动机前托架的优化设计 | 第74-76页 |
| ·优化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76-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 ·全文研究总结 | 第83页 |
| ·研究展望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