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炼铁论文--高炉熔冶过程论文

某钢厂1~#高炉节能降耗分析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9页
   ·钢铁工业的能耗现状第9-13页
     ·能耗构成及节能进步状况第9-10页
     ·能耗存在的主要差距第10-11页
     ·节能已成为解决钢铁工业面临挑战的核心第11-12页
     ·节能要以炼铁系统为重点第12-13页
   ·炼铁节能的系统分析第13-15页
     ·炼铁节能必须从精料入手第13-14页
     ·高炉长寿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第14页
     ·强化冶炼是提高炼铁系统效率的重要一环第14-15页
     ·炼铁系统的节水与余热利用第15页
     ·扩大废弃物的利用第15页
   ·某钢厂高炉炼铁能耗现状第15-16页
   ·课题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第16-19页
2 商炉炼铁节能降耗技术探讨第19-28页
   ·常用节能技术第19-22页
     ·精料第19-21页
     ·高炉喷煤第21页
     ·低硅冶炼第21-22页
     ·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发电(TRT)技术第22页
     ·其它第22页
   ·节能新技术第22-27页
     ·高炉使用热压含碳球团第22-23页
     ·喷吹含氢物质实现富氢还原第23-24页
     ·炉顶煤气的循环利用技术第24-26页
     ·高炉炼铁与大规模发电相结合技术第26-27页
   ·本章小节第27-28页
3 某钢厂1~#高炉入炉原、燃料及综合炉料冶金性能分析第28-48页
   ·入炉原、燃料现状第28页
   ·炉料冶金性能测定第28-32页
     ·炉料冶金性能优劣对高炉生产及能耗的影响第28-29页
     ·冶金性能测定常用方法第29-31页
     ·本实验测定内容及方法第31-32页
   ·单一入炉料冶金性能测定结果及分析第32-36页
     ·测定结果统计第32-33页
     ·某钢厂1~#高炉入炉料冶金性能对比分析第33-36页
   ·与其它同类企业高炉用料冶金性能对比分析第36-40页
     ·烧结矿冶金性能对比分析第36-38页
     ·球团矿冶金性能对比分析第38-39页
     ·块矿冶金性能对比分析第39-40页
   ·综合炉料冶金性能测定分析第40-43页
     ·某钢厂1~#高炉综合炉料冶金性能对比第40-43页
     ·与其它钢铁企业高炉用综合炉料冶金性能的对比第43页
   ·焦碳冶金性能测定第43-47页
     ·焦碳冶金性能测定的意义第43-44页
     ·实验内容第44页
     ·试验方法第44-45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4 某钢厂1~#高炉能量利用状况评价及节能潜力分析第48-71页
   ·能量利用状况评价的重要意义第48页
   ·原始数据测定及整理第48-49页
   ·物料平衡计算第49-51页
     ·物料平衡计算依据第49-51页
     ·物料平衡计算结果分析第51页
   ·热平衡计算第51-56页
     ·热平衡计算相关规定及说明第51页
     ·热平衡求算依据第51-55页
     ·热平衡计算结果第55-56页
   ·主要能量利用指标第56-58页
     ·计算依据第56-57页
     ·某钢厂1~#高炉主要能量利用指标第57-58页
   ·碳比图第58-60页
     ·碳比图建立的理论基础第58页
     ·碳比图中直线的确定第58-59页
     ·某钢厂1~#高炉碳比图第59-60页
     ·降低焦比潜力计算及分析第60页
   ·操作线图第60-67页
     ·操作线图中各点的意义及求算第61-63页
     ·操作线图所需数据的确定第63-64页
     ·操作线图中各点坐标的计算结果第64页
     ·高炉操作线图第64页
     ·节能降耗潜力分析第64-65页
     ·高炉操作参数改变对能耗影响分析第65-67页
   ·回归模型分析第67-69页
     ·数据来源及意义第67-68页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及分析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1页
5 某钢厂1~#高炉节能降耗措施分析第71-78页
   ·提高精料水平第71-72页
     ·提高综合入炉品位第71页
     ·提高入炉原、燃料质量第71-72页
     ·加强整粒工作,优化入炉原、燃料的粒度组成第72页
     ·优化炉料结构第72页
   ·提高喷煤比第72-74页
     ·提高风温第72-73页
     ·提高富氧率第73-74页
   ·进一步探索合理的操作参数第74-76页
     ·优化上、下部调剂,提高煤气利用率第74页
     ·实现低硅冶炼第74-76页
   ·节能实践及节能效果对比分析第76-77页
     ·现阶段所采取的主要节能措施第76页
     ·节能效果及其经济效益估算第76-77页
   ·本章小节第77-78页
6 结论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附录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周立波新探
下一篇:基于网络的清水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