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一、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二、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一)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二)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3页 |
| 三、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薪酬满意度理论概述 | 第14-22页 |
| 一、薪酬满意度的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 (一) 薪酬的定义 | 第14-16页 |
| (二) 薪酬满意度的定义 | 第16页 |
| 二、薪酬满意度的相关理论和模式 | 第16-19页 |
| (一) 薪酬满意度的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 (二) 薪酬满意度的模式 | 第18-19页 |
| 三、薪酬满意度测量 | 第19-20页 |
| 四、影响薪酬满意度的相关因素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 第22-28页 |
|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定义和特征 | 第22-24页 |
| (一) 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 | 第22页 |
| (二)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 | 第22-23页 |
| (三)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 | 第23-24页 |
| 三、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特点 | 第24-26页 |
| (一)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个体特点 | 第24-25页 |
| (二)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的工作特点 | 第25-26页 |
| 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薪酬制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26-28页 |
| (一)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薪酬制度的现状 | 第26-27页 |
| (二)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薪酬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 | 第28-36页 |
|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28页 |
|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8-30页 |
| 三、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0-32页 |
| (一) 权重确定的方法 | 第30-31页 |
| (二) 因子分析法 | 第31-32页 |
| 四、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32-36页 |
| (一) 评价方法 | 第32-34页 |
| (二) 模糊综合评判 | 第34-36页 |
| 第五章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测评实证研究 | 第36-53页 |
| 一、调查数据的收集 | 第36-37页 |
|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6页 |
| (二)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36-37页 |
| 二、调查数据的统计和检验 | 第37-40页 |
| (一) 结构效度检验 | 第37-38页 |
| (二) 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 | 第38-40页 |
| 三、测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0-41页 |
| 四、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评价 | 第41-45页 |
| (一) 建立系统评价因素集 | 第41-42页 |
| (二) 一级综合评判 | 第42-43页 |
| (三) 二级综合评价 | 第43-44页 |
| (四) 评判结果 | 第44-45页 |
| 五、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水平分析 | 第45-53页 |
| (一)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薪酬总体满意度水平 | 第45-48页 |
| (二) 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薪酬各指标满意度水平分析 | 第48-53页 |
| 第六章 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薪酬满意度的对策 | 第53-62页 |
| 一、宽带薪酬制度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应用 | 第53-56页 |
| (一) 宽带薪酬制度的优点 | 第53-54页 |
| (二) 宽带薪酬制度的适用性 | 第54-56页 |
| 二、弹性福利制度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应用 | 第56-57页 |
| (一) 弹性福利制度的优点 | 第56页 |
| (二) 弹性福利制度的类型 | 第56-57页 |
| 三、可变薪酬制度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应用 | 第57-62页 |
| (一) 可变薪酬制度的优点 | 第58页 |
| (二) 可变薪酬的类型 | 第58-62页 |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2-64页 |
| 一、全文总结 | 第62-63页 |
| 二、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附录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