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金属矿床(总论)论文

东秦岭中生代金属矿床组合与成矿规律研究

1 引言第1-21页
   ·东秦岭造山带研究进展第10-14页
   ·东秦岭中生代金属矿床主要类型及相关研究进展第14-18页
     ·中生代金属矿床主要类型第14-15页
     ·斑岩型铜钼矿研究进展第15-16页
     ·深部流体成矿作用研究进展第16-17页
     ·成矿模式与成矿系列(矿床组合)研究第17-18页
   ·本次研究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第18-21页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第21-39页
   ·秦岭造山带区域构造格架、东秦岭主要断裂、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第21-26页
     ·秦岭造山带区域构造格架第21-22页
     ·区域性主干断裂特征第22-25页
     ·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第25-26页
   ·主要地层、岩浆岩与构造单元第26-39页
     ·华北地块南缘第27-31页
     ·北秦岭构造带第31-39页
3 华北地块南缘中生代金属矿床组合与典型矿床研究第39-86页
   ·主要矿集区成矿条件第39-49页
     ·小秦岭金钼多金属矿集区第40-43页
     ·崤山金、硫多金属矿化集中区第43-44页
     ·熊耳山金钼银铅矿集区第44-46页
     ·外方山钼铅锌矿集区第46-47页
     ·卢氏—栾川新元古代凹陷带钼(钨)多金属矿带第47-49页
   ·中生代金属矿床组合研究第49-67页
     ·印支晚期(220Ma 左右)与幔源物质有关的钼(铅)矿床组合第49-51页
     ·晚侏罗世(140Ma 左右)与 I 型花岗斑岩有关的钼、钨、硫铁多金属矿床组合第51-59页
     ·早白垩世(130~110Ma)金、银、铅、锌、钼矿床组合第59-67页
   ·新发现典型矿床研究第67-86页
     ·汝阳东沟斑岩型钼矿第67-76页
     ·沙沟构造蚀变岩型铅锌银矿第76-86页
4 北秦岭中生代金属矿床组合与典型矿床研究第86-121页
   ·主要地质构造单元成矿条件第87-92页
     ·宽坪地体第87-88页
     ·二郎坪地体第88-91页
     ·秦岭岩群第91-92页
   ·中生代金属矿床组合第92-101页
     ·晚侏罗世(140Ma 左右)与 I 型花岗斑岩有关的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组合第93-94页
     ·燕山期受断裂构造控制的脉状金、银、铅、锌、锑矿床组合第94-101页
   ·典型矿床研究第101-121页
     ·镇平秋树湾斑岩型铜钼矿床第101-111页
     ·内乡银洞沟石英脉-构造蚀变岩型银多金属矿第111-121页
5 东秦岭中生代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第121-132页
   ·区域构造演化对成矿作用的控制—中生代金属矿床的时间分布规律第121-122页
   ·壳幔物质组成对成矿元素组合特征的控制第122-124页
   ·区域构造特征对成矿作用的控制第124-126页
   ·陆内俯冲作用对斑岩型矿床的控制第126-127页
   ·地层的控矿作用第127页
   ·断裂构造对成岩成矿的控制第127-128页
   ·岩浆活动的控矿作用第128-130页
   ·流体活动对成矿的控制作用第130页
   ·进一步找矿方向探讨第130-132页
6 结论第132-136页
致谢第136-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9页
附录第149-151页
图版第151-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省电力普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下一篇:企业文化与竞争优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