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6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6-7页 |
·国内外研究电力普遍服务的动态 | 第7-11页 |
·普遍服务的涵义 | 第7页 |
·我国电力社会普遍服务的提出和含义 | 第7-8页 |
·我国电力社会普遍服务的现状 | 第8-9页 |
·国外电力普遍服务的实践 | 第9-11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电力普遍服务的经济学基础 | 第14-20页 |
·普遍服务的基本问题 | 第14-15页 |
·电力工业的经济分析 | 第15-19页 |
·电力工业的自然垄断性分析 | 第15-17页 |
·自然垄断理论 | 第15页 |
·电力产业的自然垄断特征 | 第15-17页 |
·电力产品的准公共物品性 | 第17-19页 |
·电力普遍服务的公共物品特点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电力普遍服务的主体及受众 | 第20-24页 |
·电力普遍服务的主体分析 | 第20-22页 |
·电力普遍服务主体的经济分析 | 第20-21页 |
·电力普遍服务主体的职责分析 | 第21-22页 |
·电力普遍服务的责任主体:政府 | 第21-22页 |
·电力普遍服务的实施主体:电网企业 | 第22页 |
·电力普遍服务的受众分析 | 第22-24页 |
第四章 云南电力普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4-38页 |
·电力普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第24-25页 |
·云南省电力普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 第25-27页 |
·指标解释 | 第27-30页 |
·电力普遍服务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0-38页 |
·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确定电力普遍服务评价指标权重 | 第30-34页 |
·客观赋权法:变异系数赋权法确定电力普遍服务评价指标权重 | 第34-36页 |
·综合集成赋权法:乘法集成法确定电力普遍服务评价指标权重 | 第36页 |
·云南省电力普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 第36-38页 |
第五章 云南省电力普遍服务的综合评价 | 第38-45页 |
·确定云南省电力普遍服务的基准值 | 第38-39页 |
·对云南省农村电力普遍服务的实现程度综合评价 | 第39-45页 |
·综合评分法 | 第39-40页 |
·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 第40-41页 |
·云南省电力普遍服务的实现程度评价 | 第41-45页 |
第六章 对于实施云南省电力普遍服务建设的探讨 | 第45-50页 |
·做好大电网未覆盖的无电地区的电力发展和规划工作 | 第45-47页 |
·进行无电地区及无电人口调查 | 第45页 |
·利用国家扶贫、移民搬迁、集中居住解决无电问题 | 第45-46页 |
·延伸大电网解决无电问题 | 第46页 |
·因地制宜开发新能源解决无电问题 | 第46-47页 |
·由电力普遍服务基金予以补偿延伸电网解决无电问题 | 第47页 |
·继续加强农网改造,推进城乡同网同价,深化农村电力体制改革 | 第47-48页 |
·制定电费优惠政策和补贴机制 | 第48页 |
·改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 第48-50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