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越来越低的员工忠诚度和归属感 | 第8-9页 |
·越来越高的流动率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及运用的理论方法 | 第10页 |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第10-12页 |
第二章 职业生涯管理的理论综述及发展趋势 | 第12-22页 |
·职业生涯管理的相关概念 | 第12-15页 |
·职业生涯 | 第12-14页 |
·职业生涯管理 | 第14页 |
·心理契约 | 第14-15页 |
·传统职业生涯理论 | 第15-16页 |
·霍兰德的六种人格类型(即“六角型”理论) | 第15页 |
·施恩的职业锚理论 | 第15-16页 |
·苏波和波恩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 第16页 |
·无界职业生涯 | 第16-19页 |
·Arthur 和Rousseau 对无界职业生涯的描述及无边界职业生涯转换的类型 | 第16-17页 |
·DeFillppi 和Aruthur 的无界职业生涯vs.传统职业生涯 | 第17页 |
·Sullivan(1999)的无界职业生涯vs.易变职业生涯 | 第17-18页 |
·Arthur 和Rousseau(2005)无界职业生涯双维度模型 | 第18-19页 |
·知识型企业与知识型员工 | 第19-22页 |
·知识型企业含义及其特征 | 第19-20页 |
·知识型员工含义及其特征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新形势下知识型企业职业生涯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 第22-34页 |
·组织在传统职业生涯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 第22-24页 |
·先导作用---组织设计员工职业角色 | 第23页 |
·引导作用---组织直接调整员工角色 | 第23-24页 |
·主导作用---组织负主要责任,起决定作用 | 第24页 |
·新形势下知识型企业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中组织作用的变化 | 第24-25页 |
·先导作用的减弱 | 第24页 |
·引导作用的失效 | 第24-25页 |
·主导作用的逐步丧失 | 第25页 |
·组织及员工自身的变化对职业生涯管理的影响 | 第25-27页 |
·组织的变化对职业生涯管理的影响 | 第25-26页 |
·员工自身变化对职业生涯管理的影响 | 第26-27页 |
·无界职业生涯理论对现实的指导 | 第27-34页 |
·现实已进入无界职业生涯阶段 | 第27-28页 |
·新形势下企业对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中组织作用的理解 | 第28页 |
·重新认识新形势下知识型企业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中的作用 | 第28-30页 |
·无界职业生涯理论中对如何发挥组织作用的启示 | 第30-34页 |
第四章 知识型企业的无界职业生涯管理对策建议 | 第34-45页 |
·建立学习型组织,推动组织与员工共同、持续发展 | 第34-36页 |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及构建要点 | 第35-36页 |
·依托学习型组织,促进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 | 第36页 |
·营造新的企业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 第36-39页 |
·不同阶段企业文化的不同特点和内涵 | 第37页 |
·营造当代企业文化的主要措施 | 第37-39页 |
·“以人为本”当代企业文化实例 | 第39页 |
·根据不同的对象实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管理 | 第39-43页 |
·针对核心员工实行的职业生涯管理办法 | 第39-41页 |
·针对知识型员工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管理 | 第41-43页 |
·实行职业生涯管理的系统化和柔性化 | 第43-45页 |
·应对知识型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实行系统化管理 | 第43页 |
·提升知识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柔性化程度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