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0-13页 |
一、国际背景 | 第10-12页 |
二、国内背景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及方法和本文创新及不足 | 第13-14页 |
一、研究意义及方法 | 第13-14页 |
二、本文创新及不足 | 第14页 |
第三节 国内外发展普惠金融实践综述 | 第14-18页 |
一、国外发展小额信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模式和经验 | 第14-17页 |
二、国内小额信贷发展综述 | 第17-18页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第二章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效应及效率研究 | 第23-39页 |
第一节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效应分析 | 第23-24页 |
一、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现状分析 | 第23-24页 |
二、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效应分析 | 第24页 |
第二节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运行效率研究 | 第24-34页 |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介绍 | 第25-28页 |
二、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运作效率的DEA 分析 | 第28-34页 |
第三节 影响小额贷款公司效率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4-39页 |
一、指标选择及建模 | 第34-35页 |
二、结果分析 | 第35-39页 |
第三章 我国小额信贷及中小金融机构的培育和发展 | 第39-54页 |
第一节 小额信贷产品体系日益完善 | 第39-41页 |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 | 第39页 |
二、积极改革扶贫贴息贷款模式 | 第39-40页 |
三、创新小额担保贷款方式 | 第40页 |
四、完善农村小企业贷款制度 | 第40页 |
五、探索新的信贷合作机制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我国小额信贷的运作类型分析 | 第41-47页 |
一、公益性的小额信贷 | 第42页 |
二、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开展的小额信贷项目 | 第42-43页 |
三、农信社系统及邮储银行开展的小额信贷项目 | 第43-44页 |
四、城市商业银行和担保公司一起开展的小额信贷项目 | 第44页 |
五、村镇银行和只贷不存的小额信贷机构 | 第44-46页 |
六、农村资金互助社 | 第46-47页 |
第三节 支持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多元化组织体系逐步健全 | 第47-49页 |
一、农村信用社第一阶段改革任务顺利完成 | 第47-48页 |
二、农村地区银行市场准入政策实现重大创新 | 第48页 |
三、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支农作用显著增强 | 第48-49页 |
四、邮政储蓄机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 第49页 |
五、农业银行整体股份制改造工作顺利完成 | 第49页 |
第四节 创新以城带乡的融资机制 | 第49-50页 |
一、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 | 第50页 |
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开展代理业务 | 第50页 |
第五节 采取更加切实的措施推进农村小额信贷发展 | 第50-54页 |
一、大力培育发展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 第51-52页 |
二、加快推进农村小额信贷产品创新 | 第52页 |
三、进一步强化小额信贷的风险管理 | 第52-53页 |
四、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补偿和转移机制 | 第53页 |
五、切实加强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建设我国普惠金融体系 | 第54-69页 |
第一节 普惠金融的概念及普惠金融体系框架 | 第54-56页 |
一、普惠金融的概念 | 第54-55页 |
二、普惠金融体系框架 | 第55-56页 |
第二节 我国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基础条件 | 第56-61页 |
一、普惠金融服务的需求分析 | 第56-57页 |
二、市场空间分析 | 第57-58页 |
三、普惠金融服务的供给分析 | 第58-59页 |
四、监管框架分析 | 第59-61页 |
第三节 发展普惠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61-63页 |
一、普惠金融服务缺乏深度和广度 | 第61-62页 |
二、利率市场化不足制约普惠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 | 第62页 |
三、缺乏与小额信贷相结合的保险产品 | 第62-63页 |
四、提供小额信贷金融服务的主体单一 | 第63页 |
第四节 构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 | 第63-69页 |
一、服务对象层面 | 第63页 |
二、服务提供者层面 | 第63-65页 |
三、市场建设层面 | 第65-66页 |
四、宏观监管与政策支持层面 | 第66-6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及获奖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