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投资论文

试析我国创新型理财业务“资产证券化SPT模式”的信用风险问题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2页
  一、选题的背景第9-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理论与文献综述第12-16页
  一、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创新之综述第12-14页
  二、资产证券化及其信用风险综述第14-16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我国创新型理财业务——“资产证券化 SPT 模式”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第18-28页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概述第18-24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8-20页
  二、交易结构与参与主体的功能实现第20-24页
 第二节 我国资产证券化SPT 模式的发展现状,问题第24-28页
  一、资产证券化SPT 模式为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带来新契机第24页
  二、我国资产证券化SPT 业务存在的问题第24-28页
第三章 资产证券化 SPT 模式的信用风险问题第28-36页
 第一节 个人理财中的信用风险分析第28-29页
  一、信用风险基本介绍第28页
  二、信用风险在传统个人理财业务中的体现第28-29页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SPT 模式中交易主体的信用风险承担第29-33页
  一、资产证券化SPT 模式的最大障碍——信息不对称第29-30页
  二、交易主体的信用风险承担第30-33页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的信用风险与博弈均衡第33-36页
  一、博弈均衡与纳什均衡第33页
  二、资产证券化的信用风险与博弈均衡第33-36页
第四章 我国资产证券化 SPT 业务的信用风险分析——模型设计第36-46页
 第一节 “行为金融学”框架下的投资者决策第36-40页
  一、“前景理论”下投资者的决策心态第36-39页
  二、“前景理论”在资产证券化SPT 业务中的应用第39-40页
 第二节 BSV 基础上拓展的投资者决策模型第40-46页
  一、模型假设第40-41页
  二、模型设定第41-43页
  三、模型结论及应用第43-46页
第五章 防范我国创新型理财业务——“资产证券化 SPT 模式”信用风险的建议第46-52页
 第一节 防范创新型理财业务信用风险的必要性第46页
 第二节 建议与对策第46-52页
  一、防范信用风险不可或缺的方法——信用増级第46-48页
  二、建议与对策第48-52页
第六章 结论第52-54页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第52-53页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及后续研究内容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析
下一篇:小额信贷发展与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