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在传统终端上的实现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引言 | 第7-9页 |
| 2 建立开发环境 | 第9-21页 |
| ·硬件资源 | 第9-10页 |
| ·软件结构 | 第10-11页 |
| ·选择开发工具 | 第11-12页 |
| ·开发库的建立 | 第12-14页 |
| ·调试方法 | 第14-21页 |
| 3 开发网卡驱动 | 第21-28页 |
| ·网卡工作过程 | 第21-23页 |
| ·软件驱动 | 第23-28页 |
| 4 移植 TCP/IP协议 | 第28-48页 |
| ·总体结构 | 第28-30页 |
| ·移植方法 | 第30-31页 |
| ·以太网络接口 | 第31-34页 |
| ·以太网数据发送 | 第31-32页 |
| ·以太网数据接收 | 第32-33页 |
| ·ARP/RARP | 第33-34页 |
| ·IP层的数据处理 | 第34-38页 |
| ·IP数据报的发送 | 第35页 |
| ·IP数据报的接收 | 第35-36页 |
| ·内部路由 | 第36-38页 |
| ·ICMP | 第38页 |
| ·传输层 TCP | 第38-45页 |
| ·TCP的发送过程 | 第40-42页 |
| ·TCP的接收过程 | 第42-45页 |
| ·传输层 UDP | 第45页 |
| ·SOCKET | 第45-48页 |
| 5 产品化和功能改进 | 第48-57页 |
| ·TELNET | 第48-50页 |
| ·IP冲突的检测 | 第50-51页 |
| ·非阻塞式 TCP连接 | 第51-52页 |
| ·TCP的超时控制 | 第52-53页 |
| ·限制接收 | 第53-55页 |
| ·固定终端设备号 | 第55-56页 |
| ·配置界面 | 第56-57页 |
| 6 结论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