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财政理论论文

财经伦理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7页
前言第7页
一、封建社会的财经伦理萌芽第7-13页
 (一) 我国古代的财经伦理思想第8-11页
  1、财经伦理的起源第8-9页
  2、诚商精神第9页
  3、“量入为出”第9页
  4、勤勉节俭第9-10页
  5、“见利思义”、“合理取利”第10-11页
 (二) 古代的财经道德规范第11-12页
  1、反对苟且谋利第11页
  2、诚信无欺第11-12页
  3、廉洁奉公第12页
  4、商品计量上,要求量足第12页
  5、“明法审数”、“依法理财”第12页
 (三) 古代财经道德的特性第12-13页
  1、强调道德主体的自律第13页
  2、以义为基础的评价标准第13页
  3、有特殊的强势作用第13页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财经伦理思想第13-17页
 (一) 资本主义财经活动中的伦理基础第13-15页
  1、人道主义原则第14页
  2、互利原则第14-15页
 (二) 资本主义财经伦理的原则与规范第15-16页
  1、依法办事第15页
  2、敬业尽责第15页
  3、诚实守信第15-16页
 (三) 资产主义社会商人精神的特点第16-17页
  1、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第16页
  2、奸诈第16-17页
三、社会主义财经伦理的初步提出第17-22页
 (一) 社会主义财经道德的产生第17-19页
  1、社会主义社会财经道德产生的前提第17-18页
  2、社会主义社会财经道德产生的阶段第18-19页
 (二) 社会主义财经道德的主要原则与规范第19-21页
  1、社会主义财经道德的基本原则第19-20页
  2、社会主义财经道德的主要规范第20-21页
 (三) 对财经道德历史演变的基本认知第21-22页
  1、善恶之间的斗争第21页
  2、“诚信”与“欺诈”的斗争第21页
  3、“义”与“利”的斗争第21-22页
四、当前我国财经伦理现状(以信用为例)第22-32页
 (一) 信用与市场经济第22-24页
  1、市场经济的双重道德性第22-23页
  2、信用是市场经济合乎道德性的依据第23-24页
 (二) 财经信用伦理建设进程第24-26页
  1、涌现信用评估机构第24-25页
  2、涌现信用担保、合征机构第25-26页
  3、财经信用问题被广泛关注第26页
 (三) 当前我国财经信用伦理存在的问题第26-27页
  1、财务虚假第26-27页
  2、资本市场操作无序第27页
  3、企业“恶意逃贷”第27页
  4、财政秩序不完善第27页
 (四) 财经信用道德失范的原因第27-29页
  1、善恶的考量忽略第28页
  2、文化陋习的沿袭第28页
  3、手段和目标的不统一第28-29页
 (五) 对财经信用伦理建设的思考第29-32页
  1、信用从工具价值转化为个体内心需要第29-30页
  2、寻找刺激个体道德行为形成的外部驱动因素第30-31页
  3、重视内生制度的研究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3页
后记第33-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导体制造业后道测试设备的选型和持续性改进研究
下一篇:苏迅公司电梯工程项目组织及计划控制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