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地理学科多元评价体系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 1. 问题的提出 | 第9-13页 |
| ·传统评价体系的特征和缺陷 | 第9-10页 |
| ·国外评价体系的特征和优点 | 第10-11页 |
| ·新课程改革有关评价理论的阐述 | 第11-13页 |
| ·评价目标追求多元化 | 第11页 |
| ·评价内容力求全面化 | 第11页 |
| ·评价方法倡导多样化 | 第11-12页 |
| ·评价主体注重多元化 | 第12页 |
| ·着眼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 第12页 |
| ·评价标准注意反映学生的个体差异 | 第12-13页 |
| ·改革评价标准的重要性 | 第13页 |
| 2. 有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 ·测量 | 第13-14页 |
| ·评价 | 第14页 |
| ·教育评价 | 第14页 |
| ·教学评价 | 第14页 |
| ·学习评价 | 第14页 |
| 3. 课题研究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 第14-15页 |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5-16页 |
| 4. 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16-43页 |
| ·回归评价方案的设计 | 第16-20页 |
| ·螺旋递进评价方案的探讨 | 第16-18页 |
| ·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评价方案的设计 | 第18-20页 |
| ·分层次全优评价的理念及其评价方案的设计 | 第20-23页 |
| ·后现代主义的过程理念及其过程评价方案的设计 | 第23-29页 |
| ·有关课堂互动教学的评价设计 | 第29-30页 |
| ·互动过程基本模式 | 第29页 |
| ·具有互动教学理念的基本训练的设计与测评 | 第29-30页 |
| ·创新思维评价体系的建构 | 第30-41页 |
| ·确立创新评价元素 | 第30-33页 |
| ·对每一种创造特征的测评标准制定 | 第33-41页 |
| ·三维评价体系的建构 | 第41-43页 |
| 5. 结语 | 第43-45页 |
| 注释与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附录1: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 第48-52页 |
| 附录2:对表18 的应用 | 第52-53页 |
| 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