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构建视域下的“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以四川射洪县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7-8页 |
·文献综述及基本理论 | 第8-12页 |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基本理论 | 第10-12页 |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12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2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2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第2章 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问题调查与分析 | 第14-25页 |
·价值观发生偏差 | 第14-17页 |
·价值主体以个人为中心 | 第14-16页 |
·价值取向呈现出功利化和实用化 | 第16-17页 |
·道德问题突出 | 第17-20页 |
·道德认识模糊、公德意识淡薄、道德意志薄弱 | 第17-19页 |
·道德行为失范,知行不一 | 第19-20页 |
·心理问题严重 | 第20-25页 |
·情绪障碍严重 | 第20-22页 |
·依赖心理强 | 第22-23页 |
·人际交往障碍 | 第23-25页 |
第3章 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5-30页 |
·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 | 第25-26页 |
·亲情关系缺失 | 第25页 |
·缺乏家庭监管 | 第25-26页 |
·学校道德教育的弱化 | 第26-27页 |
·严重的重智轻德倾向 | 第26页 |
·思想道德课落实不到位 | 第26-27页 |
·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27-30页 |
·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 第27页 |
·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 第27-28页 |
·社会大众传媒的影响 | 第28-30页 |
第4章 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探讨 | 第30-45页 |
·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载体的对策探讨 | 第30-34页 |
·突出管理载体 | 第30-31页 |
·丰富文化载体 | 第31-32页 |
·运用多样的活动载体 | 第32-33页 |
·综合运用传媒载体 | 第33-34页 |
·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对策探讨 | 第34-41页 |
·加强经济环境建设 | 第34-35页 |
·发挥政治环境作用 | 第35-36页 |
·繁荣文化环境 | 第36-37页 |
·加强家庭环境建设 | 第37-38页 |
·优化学校环境 | 第38-41页 |
·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探讨 | 第41-45页 |
·体验教育法 | 第41-42页 |
·情感教育法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1-52页 |
注释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