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纺织工业、染整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混纺织物论文

三维纺织复合材料新结构的探讨

第一章 概述第1-16页
 前言第10-11页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第11-12页
   ·三维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新结构的特点第14-16页
第二章 三维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结构与织造方法简述第16-22页
   ·三维机织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结构第16-18页
     ·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定义第16页
     ·三维机织物预制件的种类第16-17页
     ·纱线系统的组成第17-18页
     ·机织物的缺点第18页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结构第18-21页
     ·四步法三维编织预制件结构第18-20页
       ·四步法三维编织过程第18-19页
       ·四步法三维编织的纱线结构第19-20页
     ·二步法三维编织预制件结构第20-21页
       ·二步法1×1三维编织过程第20页
       ·二步法三维编织的纱线结构第20-21页
     ·编织结构的缺点第21页
   ·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三维机织与编织结合预制件的结构设计与织造方法第22-32页
   ·方案设计第22页
   ·织物结构的设计第22-28页
     ·机织结构的设计第22-24页
     ·二步法编织与机织相结合新结构的预制件结构的设计第24-26页
     ·四步法编织与机织相结合新结构的预制件结构的设计第26-28页
   ·新结构的织造第28-31页
     ·预制件的织造要求第28页
     ·织造第28-31页
       ·纯机织预制件的织造第28-29页
       ·二步法纯编织预制件的织造第29页
       ·四步法纯编织预制件的织造第29-30页
       ·二步法编织与机织相结合新结构的预制件织造第30页
       ·四步法编织与机织相结合新结构的预制件织造第30-31页
   ·本章总结第31-32页
第四章 三维机织与二步法编织结合的结构分析第32-41页
   ·三维机织与二步法编织结合的结构第32-35页
     ·预制件的准备第32页
     ·预制件表面第32-33页
     ·织造过程中各因素对纱线形态的影响第33-34页
     ·机织与编织结合的复合材料结构第34-35页
   ·三维机织与二步法编织结合新结构的分析第35-39页
     ·几点假设第35页
     ·预制件内部结构第35-39页
   ·小结第39-41页
第五章 三维机织与四步法编织结合的结构及分析第41-51页
   ·基本假设第41页
   ·新结构的织造第41-42页
     ·预成型件准备第41-42页
     ·复合固化过程中的形变第42页
   ·新结构预制件的表面第42-44页
   ·三维编织预成型件的细观模型第44-48页
     ·预制件内部交织结构第44-46页
     ·表面交织结构及表面单胞模型第46-47页
     ·棱角交织结构及棱角单胞模型第47页
     ·预成型件外形尺寸第47-48页
   ·纤维体积含量计算第48-50页
     ·纱线挤紧状态第48页
     ·纱线填充因子第48页
     ·纤维体积含量计算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第六章 三维新结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第51-67页
   ·力学性能测试的目的第51页
   ·实验测试方案第51-52页
   ·试样制备及实验第52-63页
     ·试样制备第52-53页
     ·力学性能测试第53-63页
       ·实验测试标准第53页
       ·试验环境条件第53页
       ·试片的形状与尺寸第53-55页
       ·数据处理公式第55-56页
       ·测试第56-63页
   ·复合材料试件的破坏及分析第63-67页
     ·复合材料的破坏第63页
     ·复合材料破坏的分析第63-66页
     ·结论第66-67页
第七章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2-73页
附录第73-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保险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下一篇:大学校园规模与区位因素对入口空间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