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女性私人化写作”的提出 | 第8-11页 |
1.2 “女性私人化写作”的创作视阈 | 第11-14页 |
1.3 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女性私人化写作”的时代语境 | 第16-21页 |
2.1 九十年代社会文化转型的境遇 | 第16-17页 |
2.2 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的观照 | 第17-19页 |
2.3 女性意识的整体自觉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女性私人化写作”的嬗变表征 | 第21-58页 |
3.1 写作姿态的嬗变 | 第21-29页 |
3.1.1 面向自我:乌托邦式的臆想——身体行为化的书写 | 第22-24页 |
3.1.2 面向大众:个人化——私人化——时尚化 | 第24-27页 |
3.1.3 面向主流叙事:决绝的反叛——虚无 | 第27-29页 |
3.2 主题形态的嬗变 | 第29-46页 |
3.2.1 女性生存境况的低语与宣泄 | 第29-33页 |
3.2.2 “父亲”的放逐与替换 | 第33-37页 |
3.2.3 “姐妹情谊”的建构与断裂 | 第37-41页 |
3.2.4 身体/性的飞翔与沉沦 | 第41-46页 |
3.3 叙事方式的嬗变 | 第46-58页 |
3.3.1 叙事视角的多重交叉与单一呈现 | 第47-49页 |
3.3.2 叙事时间的旋回与直露 | 第49-52页 |
3.3.3 叙事场景的“幽闭”与“开放” | 第52-55页 |
3.3.4 叙事语言的诗意与浅白 | 第55-58页 |
第四章 “女性私人化写作”的限境与预瞻 | 第58-68页 |
4.1 市场经济下“女性私人化写作”的脆弱性 | 第59-62页 |
4.2 女性写作理论根基的缺失 | 第62-63页 |
4.3 女性写作的“私人性”与“身体性”的重新审视 | 第63-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