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光学尘埃粒子计数器的应用和发展 | 第1-16页 |
| ·亚微米级颗粒测试的意义 | 第8-10页 |
| ·尘埃粒子的探测方法 | 第10-12页 |
| ·光学尘埃粒子计数器的发展 | 第12-15页 |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光的散射理论 | 第16-28页 |
| ·概述 | 第16-18页 |
| ·光的散射及其起因 | 第16页 |
| ·光散射现象的分类 | 第16-17页 |
| ·散射理论的发展 | 第17-18页 |
| ·Mie 散射理论 | 第18-23页 |
| ·Mie 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 ·Mie 散射理论有关参数的理解 | 第21-22页 |
| ·Mie 散射的近似 | 第22页 |
| ·Mie 散射的特点 | 第22-23页 |
| ·单颗粒子散射光强度分布特性 | 第23-28页 |
| ·散射光分布与颗粒粒径的关系 | 第23-24页 |
| ·散射光分布与散射颗粒折射率的关系 | 第24-26页 |
| ·散射光分布与照明光波波长的关系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影响散射光收集系统光通量的因素分析 | 第28-38页 |
| ·单分散射在任意方向光通量计算的数学模型 | 第28-29页 |
| ·不同光源对散射光收集系统光通量的影响分析 | 第29-32页 |
| ·不同光源对近前向散射光收集系统光通量影响分析 | 第30-31页 |
| ·不同光源对直角方向散射光收集系统光通量影响分析 | 第31-32页 |
| ·入射光波偏振方向对光通量影响的数值模拟 | 第32-34页 |
| ·入射光波偏振方向对光通量影响的实验验证 | 第34-35页 |
| ·两种散射光收集系统颗粒散射光通量F 与粒径D 关系的影响分析 | 第35-38页 |
| 第四章 微型光学传感器的设计 | 第38-53页 |
| ·激光光学传感器技术性能指标 | 第38-39页 |
| ·总体方案的设计及光电传感器件选用 | 第39-42页 |
| ·光学传感器各部分设计要求及相关设计 | 第42-50页 |
| ·光路系统 | 第42-48页 |
| ·照明系统 | 第42-44页 |
| ·散射光收集系统 | 第44-48页 |
| ·气路系统 | 第48-50页 |
| ·光学传感器的原理、结构和主要参数 | 第50-53页 |
| 第五章 微型光学传感器性能检测 | 第53-60页 |
| ·性能检测常用的测试仪器 | 第53-55页 |
| ·MCSA-4000 型多通道信号分析仪 | 第53-54页 |
| ·PMS 公司PG-100 型粒子发生器 | 第54-55页 |
| ·性能检测 | 第55-58页 |
| ·信噪比的测试 | 第55-56页 |
| ·散射脉冲 | 第56-57页 |
| ·实验标定结果和理论计算的比较 | 第57页 |
| ·计数准确度与计数效率 | 第57-58页 |
| ·实验测量结果误差分析 | 第58-60页 |
| ·重叠误差 | 第58-59页 |
| ·空时误差 | 第59页 |
| ·光敏感区的均匀性引起的误差 | 第59页 |
| ·其它类型误差 | 第59-60页 |
| 结论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详细摘要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