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历程 | 第7-11页 |
(一) 我国现代对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理解与研究 | 第7-8页 |
(二) 我国新时期对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概况 | 第8-11页 |
1、“‘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 | 第8页 |
2、“八字四步教法” | 第8-9页 |
3、“六课型单元教法” | 第9页 |
4、“课堂教学六步法” | 第9-11页 |
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必要性 | 第11-16页 |
(一) 知识结构中的教材因素 | 第11-13页 |
(二) 认知结构中的学生因素 | 第13-14页 |
(三) 教学活动结构中的教师因素 | 第14-16页 |
三、对“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新阐释 | 第16-22页 |
(一) 语文知识结构 | 第17-18页 |
(二) 学生的认知结构 | 第18-21页 |
(三) 教学活动结构 | 第21-22页 |
四、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途径 | 第22-32页 |
(一) 用实用性语文知识取代概念性语文知识来优化知识结构 | 第23-26页 |
1、实用性语文知识与概念性语文知识的区别及联系 | 第23-24页 |
2、概念性语文知识转化为实用性语文知识的途径 | 第24-25页 |
3、构建实用性语文知识结构 | 第25-26页 |
(二) 把握心智活动的个性特征来优化认知结构 | 第26-30页 |
1、心智活动及其特点 | 第26页 |
2、认知中的“停滞现象” | 第26-27页 |
3、认知中的师生思维同步 | 第27-29页 |
4、顺乎学生的认知结构 | 第29-30页 |
(三) 精构教学活动设计优化教学活动结构 | 第30-32页 |
1、理想的教学活动设计 | 第30-31页 |
2、建立活动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注释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35-36页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