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常用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第9-10页 |
| 前言 | 第10-1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3-24页 |
|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 ·资料收集 | 第13页 |
| ·实验方法 | 第13-22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22-24页 |
| 结果 | 第24-32页 |
|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均衡性分析 | 第24页 |
| ·宫颈癌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第24-26页 |
| ·HPV16 感染状况分析 | 第26-27页 |
| ·GSTM1、GSTT1 基因多态性分析 | 第27-29页 |
| ·GSTM1、GSTT1 基因多态性与 HPV16 感染的联合作用分析 | 第29-31页 |
| ·宫颈癌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第31-32页 |
| 讨论 | 第32-40页 |
| ·宫颈癌发生的相关因素 | 第32-33页 |
| ·HPV16 及其癌基因与宫颈癌的关系 | 第33-35页 |
| ·GSTM1、GSTT1 在不同年龄间的分布 | 第35页 |
| ·GSTM1、GSTT1 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的关系 | 第35-38页 |
| ·GSTM1、GSTT1 基因型及 HPV16 感染联合作用与宫颈癌关系 | 第38-40页 |
| 小 结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9页 |
| 综述 | 第49-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