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音乐史论文--中国论文

学堂乐歌的歌词艺术探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一、 前言第7-9页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7-8页
  1、 选题背景第7页
  2、 选题意义第7-8页
   (1)理论意义第7页
   (2)现实意义第7-8页
 (二) 研究现状第8页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8-9页
  1.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8页
  2.运用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第8-9页
  3.本选题的创新之处第9页
二、 学堂乐歌的产生及发展第9-12页
 (一) 学堂乐歌的产生背景第9-11页
  1、 西方宗教和文化的传入第9-10页
  2、 维新派、改革派、海外留学生的推动第10-11页
 (二) 学堂乐歌的发展阶段第11-12页
三、 学堂乐歌歌词的主要内容及创作手法第12-28页
 (一) 学堂乐歌歌词的主要内容第12-21页
  1、 抒发表达爱国主义第13-16页
  2、 积极宣传和推行“军国民教育”第16-18页
  3、 呼吁民主解放、倡导男女平等第18-19页
  4、 鼓舞青少年勤学苦练、热爱生活第19-21页
  5、 倡导新文化、尊重伦理道德第21页
 (二) 学堂乐歌的创作手法第21-28页
  1、 倚声填词第21-27页
   (1)采用日本歌调填词第22-23页
   (2)采用欧美歌调填词第23-24页
   (3)采用我国民族歌调填词第24-25页
   (4)一曲多词和一词多曲第25-27页
  2、 古典诗词与新诗词的交融第27-28页
四、 学堂乐歌代表性音乐家——沈心工、李叔同及其歌词创作第28-41页
 (一) 沈心工及其歌词创作第28-34页
  1、 创作经历第28-29页
  2、 歌词艺术成就及代表作品赏析第29-34页
   (1)抒写爱国主义,鼓吹国民革命第30-31页
   (2)提倡新文化、解放思想第31-32页
   (3)描写修身养性及科普知识第32-34页
  3、 词作风格第34页
   (1)词作内容第34页
   (2)词作选曲第34页
 (二) 李叔同及其歌词创作第34-41页
  1、 创作经历第35-36页
  2、 歌词艺术成就及代表作品赏析第36-40页
   (1)爱国歌曲第37页
   (2)抒情歌曲第37-40页
   (3)哲理歌曲第40页
  3、 词作风格第40-41页
五、 学堂乐歌歌词的历史意义第41-45页
 (一) 开启了新时代歌词的写作第41-42页
 (二) 引导了国民的思想第42-43页
  1、 政治方面第42页
  2、 文化方面第42-43页
  3、 哲学方面第43页
  4、 培养情趣方面第43页
 (三) 产生了大批词作家、词作,滋生了多种歌唱形式第43-44页
  1、 产生了大批的词作家和词作第43-44页
  2、 滋生了艺术歌曲等多种歌唱形式第44页
 (四) 影响了现代的歌词创作及音乐文学教育第44-45页
  1、 学堂乐歌歌词作品对当代歌词创作的启发第44-45页
  2、 对当代音乐文学教育机构的启迪第45页
结论与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声乐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探析
下一篇:“中国武警男声合唱团”合唱“音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