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政策视野中的缓刑制度研究
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缓刑制度概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缓刑制度的概念和法律性质 | 第10-13页 |
一、缓刑制度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缓刑制度的法律性质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缓刑制度的缘起与演进 | 第13-16页 |
一、国外缓刑制度的缘起与演进 | 第13-15页 |
二、我国缓刑制度的缘起与演进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缓刑制度的发展评析 | 第16-19页 |
一、国外缓刑制度适用的逐步扩大 | 第16-17页 |
二、我国缓刑制度的适度发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缓刑制度与刑事政策两极化 | 第19-32页 |
第一节 刑事政策与刑事政策两极化 | 第19-22页 |
一、刑事政策的概念 | 第19-20页 |
二、刑事政策两极化的概念 | 第20-22页 |
第二节 两极刑事政策在我国的确立 | 第22-25页 |
一、思想基础:惩办与宽大的刑事政策 | 第22-23页 |
二、政治基础:政治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 第23-24页 |
三、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 第24页 |
四、法律基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 第24-25页 |
第三节 缓刑制度与两极刑事政策 | 第25-32页 |
一、缓刑制度与刑事政策的根本——抗制犯罪 | 第25-26页 |
二、刑事政策学说是缓刑制度存在的理论基础 | 第26-27页 |
三、缓刑制度是两极刑事政策刑事法律化的最好载体 | 第27-29页 |
四、两极刑事政策下我国缓刑制度的适用 | 第29-32页 |
第三章 两极刑事政策视野中的我国缓刑制度 | 第32-47页 |
第一节 我国现行缓刑制度的一般规定 | 第32-34页 |
一、关于适用缓刑条件的规定 | 第32-33页 |
二、关于缓刑考验期的规定 | 第33页 |
三、关于缓刑考察制度的规定 | 第33页 |
四、关于缓刑的撤销和缓刑的法律后果的规定 | 第33-34页 |
第二节 两极刑事政策视野中我国缓刑制度的缺陷 | 第34-41页 |
一、缓刑立法有的过宽、有的过严、有的过于抽象 | 第34-37页 |
二、缓刑司法依据缺失、司法程序不规范 | 第37-39页 |
三、缓刑执行机构设置不合理、执行监管内容不明确 | 第39-41页 |
第三节 两极刑事政策视野中我国缓刑制度的完善 | 第41-47页 |
一、缓刑的立法改革和完善 | 第41-42页 |
二、缓刑的司法改革与完善 | 第42-44页 |
三、缓刑的执行改革与完善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51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