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法院论文

我国人民法庭制度研究--从实证的角度

引言第1-9页
第一章 我国人民法庭制度的历史考察第9-14页
 一、我国人民法庭制度的确立与快速发展时期(1954年-1998年)第9-12页
 二、我国人民法庭的精简压缩时期(1998年至今)第12-14页
第二章 我国人民法庭在当代存在的必要性与正当性基础第14-19页
 一、有关人民法庭存废之争第14-15页
 二、社会对法庭撤并和法庭存在必要性的看法第15-17页
 三、当代中国人民法庭制度存在的价值和现实意义第17-19页
第三章 当代中国人民法庭制度现状透视第19-27页
 一、人民法庭布局不尽合理且法庭内部人员配置也相当不合理第19-21页
 二、人民法庭干警学历不高、年龄偏大、整体素质不容乐观第21-22页
 三、人民法庭干警的各种待遇普遍低下有些甚至相当低劣第22页
 四、人民法庭的“硬件”设施基本上不能满足审判工作的日常需要第22-24页
 五、人民法庭受理案件数逐年下降且相当多的案件是通过简易程序或调解结案第24-25页
 六、人民法庭的经费紧张无法保障日常办案的顺利开展第25页
 七、基层法院对人民法庭干警的管理有一定的难度第25-26页
 八、人民法庭日常审判工作受外部干扰较多第26-27页
第四章 我国当代人民法庭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7-32页
 一、经费无法保障是导致人民法庭一系列问题的首要原因第27-28页
 二、机制不健全是影响人民法庭干警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第28-30页
 三、相关制度与措施一定程度上具有“超现实性”,这就大大制约影响了人民法庭的发展第30-32页
第五章 我国人民法庭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第32-41页
 一、建立保障机制,确保人民法庭和法官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第32-34页
 二、科学规划人民法庭的布局,合理配置人民法庭工作人员第34-35页
 三、重构人民法庭审判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人民法庭的审判优势第35-37页
 四、努力提高人民法庭干警的相关待遇,切实解决法庭干警的实际困难第37-38页
 五、完善人民法庭管理制度,加强法庭队伍建设第38-39页
 六、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充分发抓人民法庭的其他功能第39-40页
 七、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的作用,实现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声明第44-45页
后记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政策视野中的缓刑制度研究
下一篇:抗A型口蹄疫病毒和O型口蹄疫病毒重组双价多肽疫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