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郑州市人才市场与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15页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9-13页
     ·人才资源重要性第9-10页
     ·我国人才资源概况第10-11页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第11-12页
     ·扩招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状况第12-13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第13页
     ·本文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人力资源与劳动力市场理论第15-26页
   ·概念辨析第15-16页
     ·人口资源第15页
     ·劳动力资源第15页
     ·人力资源第15页
     ·人才资源第15-16页
     ·人力资本第16页
   ·劳动力市场中的“岗位配给”理论第16页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理论第16-17页
   ·人力资源投入的双效益理论第17-19页
     ·经济效益是就业的首要目标第17-18页
     ·人力资源的社会约束与投入第18-19页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数量选择第19页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第19-20页
   ·高等教育投资的决策模型第20-21页
   ·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第21-22页
   ·国际上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研究第22页
   ·国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第22-23页
   ·高校毕业生高估就业预期理论第23页
   ·劳动力市场中的“逆向选择”理论第23-26页
     ·“逆向选择”概念与理论第23-24页
     ·劳动力岗位配给与“逆向选择”第24页
     ·“逆向选择”下人力资本过度投资模型第24-26页
第三章 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第26-32页
   ·人才市场的发展第26-30页
     ·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第26-27页
     ·人才市场的运行机制第27-28页
     ·人才市场失灵与政府宏观调控第28页
     ·现阶段我国人才市场特点第28-29页
     ·人才市场是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第29-30页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及毕业生就业现状第30-32页
     ·我国高等教育连年增长的扩招规模和就业难度增大第30-31页
     ·河南省近年来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和大中专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第31-32页
第四章 郑州人才市场供求矛盾分析第32-47页
   ·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矛盾现象并存第32-33页
   ·人才市场供求双方结构性矛盾突出使得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方面许多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员第33-42页
     ·大学生本身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过程中不能适时而变,期望值过高,不愿意接受基础和低级职业岗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意愿失业或选择性失业第33-35页
     ·专业和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矛盾引起供给不足和技能性失业双重现象,造成“人才既缺乏又积压”的畸形状态第35-37页
     ·从供给角度看,存在因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而无法从事的职业,即毕业生的质量结构同社会需求脱节,使得一些实用型人才严重短缺第37-41页
       ·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第37-38页
       ·高层次人才短缺第38-39页
       ·技工类人才短缺第39-41页
     ·人才供给的学历结构矛盾使得高职(大专)学历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更加突出,就业难“软肋”在专科第41-42页
   ·人才市场诚信问题反映突出第42-44页
   ·人才市场供求双方矛盾也表现在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就业区域存在匹配上的困难第44-45页
   ·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时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第45页
   ·高校和人才市场的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薄弱第45-47页
第五章 郑州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第47-58页
   ·郑州市人才市场发展对策第47-49页
     ·拓展服务项目,进一步挖掘和完善人才市场职能,使人才市场在大学毕业生资源的配置中真正发挥基础性作用第47-48页
       ·针对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拓展服务项目第47页
       ·强化人才市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提高市场信息利用率第47-48页
     ·健全和完善人才市场法制化建设第48页
     ·加快人才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第48-49页
   ·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第49-58页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力争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第50-51页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第51-52页
     ·构建人才预警体系,促进高校与人才市场的衔接第52页
     ·加快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培养新经济的后继人才第52-53页
     ·重视职业培训,强化终身教育,及时更新现有人才的素质第53-55页
     ·研究和制定鼓励大学生到国家或地区为特定发展要求而需要发展的地区和行业的政策和措施,实现人才资源的区域均衡、行业均衡、职业均衡,提高大学生整体就业率第55-56页
     ·高校和人才市场要为大学生就业做好全程、系统、周到、规范的服务指导工作第56-58页
结束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智力资本管理的企业战略并购问题研究
下一篇:员工视角的内部顾客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