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绪论:问题的提出 | 第1-19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1.1.1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 第8页 |
| 1.1.2 企业创新能力的全面化和系统化 | 第8-9页 |
| 1.1.3 智力资本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 第9页 |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9-13页 |
| 1.2.1 企业在运用自身智力资本来提升创新能力上存在误区 | 第9-11页 |
| 1.2.2 企业创新能力的测度实践缺乏对智力资本的考虑 | 第11-13页 |
| 1.2.3 企业创新能力测度理论的研究缺乏对智力资本的考虑 | 第13页 |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 1.4 几个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4-16页 |
| 1.5 本论文研究框架和章节安排 | 第16-17页 |
| 1.6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1.7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9-36页 |
| 2.1 企业创新能力测度理论研究回顾及评述 | 第19-27页 |
| 2.1.1 从创新能力结构的角度来分析和测评创新能力 | 第19-22页 |
| 2.1.2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分析和测评创新能力 | 第22-24页 |
| 2.1.3 从创新过程的角度分析和测评创新能力 | 第24-26页 |
| 2.1.4 传统创新能力测度理论存在的不足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26-27页 |
| 2.2 智力资本构成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27-31页 |
| 2.2.1 从知识管理角度解释智力资本 | 第27-28页 |
| 2.2.2 从资本市场角度考察智力资本 | 第28-29页 |
| 2.2.3 从知识创造和创新角度解释智力资本 | 第29-31页 |
| 2.2.4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31页 |
| 2.3 组织运用智力资本提升创新能力研究回顾及评述 | 第31-35页 |
| 2.3.1 知识的分散性入手研究智力资本创新要素 | 第31-32页 |
| 2.3.2 知识创造的社会性入手研究智力资本创新要素 | 第32-34页 |
| 2.3.3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34-35页 |
| 2.4 本章小结及启示 | 第35-36页 |
| 3 智力资本创新各要素与创新能力提升的理论分析及主要假设 | 第36-49页 |
| 3.1 影响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变量分析 | 第36-39页 |
| 3.1.1 实现知识交流和合作创新的机会 | 第37页 |
| 3.1.2 知识交流和合作创新的价值预期 | 第37-38页 |
| 3.1.3 知识交流和合作创新的激励 | 第38页 |
| 3.1.4 理解和吸收新知识的能力 | 第38-39页 |
| 3.2 组织智力资本各要素对关键变量的影响及主要假设 | 第39-48页 |
| 3.2.1 组织智力资本的结构资本 | 第39-43页 |
| 3.2.2 组织智力资本的关系资本 | 第43-46页 |
| 3.2.3 组织智力资本的认知资本 | 第46-48页 |
| 3.3 本章小结及启示 | 第48-49页 |
| 4 研究设计和数据统计分析 | 第49-69页 |
| 4.1 研究方案设计 | 第49-50页 |
| 4.1.1 调查目的和要求 | 第49页 |
| 4.1.2 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 | 第49-50页 |
| 4.1.3 问卷设计与回收 | 第50页 |
| 4.1.4 数据整理和分析 | 第50页 |
| 4.2 智力资本创新要素与创新绩效相关性实证分析 | 第50-67页 |
| 4.2.1 智力资本创新要素在企业实施的实际情况子量表数据分析 | 第51-54页 |
| 4.2.2 组织智力资本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变量子量表数据分析 | 第54-55页 |
| 4.2.3 企业创新绩效情况子量表数据分析 | 第55-56页 |
| 4.2.4 在因子分析基础上进行组织智力资本创新要素各因子与关键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 第56-58页 |
| 4.2.5 组织智力资本创新要素各因子与关键变量间的逐步线性回归分析 | 第58-62页 |
| 4.2.6 关键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62-63页 |
| 4.2.7 关键变量与创新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 第63-64页 |
| 4.2.8 小结及总的相关性模型 | 第64-67页 |
| 4.3 本章小结及启示 | 第67-69页 |
| 5 面向企业创新能力的组织智力资本测度体系研究 | 第69-79页 |
| 5.1 建立智力资本创新要素测度模型 | 第69-70页 |
| 5.2 智力资本创新各要素的理论回顾及测度含义 | 第70-72页 |
| 5.3 面向企业创新能力的组织智力资本创新各要素的测度计分卡 | 第72-77页 |
| 5.4 本章小结与启示 | 第77-79页 |
| 6 面向企业创新能力的组织智力资本的实际测度 | 第79-104页 |
| 6.1 案例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法 | 第79-81页 |
| 6.1.1 企业案例背景介绍 | 第79-80页 |
| 6.1.2 案例研究方法 | 第80-81页 |
| 6.2 组织智力资本创新要素的比较测度 | 第81-97页 |
| 6.2.1 组织员工知识交流和合作创新平台资本要素 | 第81-85页 |
| 6.2.2 组织员工知识交流和合作创新的管理资本要素 | 第85-89页 |
| 6.2.3 组织员工知识交流和合作创新的关系资本要素 | 第89-92页 |
| 6.2.4 员工知识交流和合作创新的认识态度要素 | 第92-95页 |
| 6.2.5 组织员工知识交流和合作创新的认知资本要素 | 第95-97页 |
| 6.3 面向企业创新能力的组织智力资本实际测度的总结及评析 | 第97-103页 |
| 6.3.1 知识交流和合作创新的四个关键变量的评价 | 第97-101页 |
| 6.3.2 创新绩效的分析 | 第101-102页 |
| 6.3.3 政策建议 | 第102-103页 |
| 6.4 本章小结及启示 | 第103-104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04-106页 |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04-105页 |
|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 第105页 |
| 7.3 本研究可能的不足、局限性及以后的研究 | 第105-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10页 |
| 附录一: 组织员工知识交流和合作创新机制调查问卷 | 第110-112页 |
| 附录二: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 | 第112-113页 |
| 致谢 | 第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