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土地盐渍化动态演变的遥感分析--以新疆于田县为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遥感监测手段在土地盐渍化研究中的应用 | 第9-10页 | 
| ·国内外土地盐渍化的遥感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国外在土壤盐渍化监测发展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国内在土壤盐渍化监测发展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11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源及野外考察 | 第11-20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1-15页 | 
| ·地理位置 | 第12-13页 | 
| ·植被状况 | 第13页 | 
| ·气候及水文状况 | 第13-14页 | 
| ·土壤状况 | 第14-15页 | 
| ·数据源及其一般特征 | 第15-17页 | 
| ·研究区数据源 | 第15-16页 | 
| ·研究区影像及其波段分析 | 第16-17页 | 
| ·野外考察 | 第17-20页 | 
| ·野外考察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研究手段与技术流程 | 第20-25页 | 
| ·研究手段概述 | 第21-22页 | 
| ·遥感技术(RS) | 第21页 | 
| ·“3S”技术 | 第21-22页 | 
| ·研究条件 | 第22-24页 | 
| ·主要技术流程图 | 第24-25页 | 
| 第四章 遥感图象的处理过程 | 第25-55页 | 
| ·研究区遥感图像前期处理 | 第25-28页 | 
| ·几何精校正 | 第25-27页 | 
| ·遥感影像的季相模拟 | 第27-28页 | 
| ·研究区的选择与图像切割 | 第28页 | 
| ·图像增强 | 第28-41页 | 
| ·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 第29-31页 | 
| ·直方图变换 | 第31-34页 | 
| ·彩色合成 | 第34-35页 | 
| ·K—T 变换 | 第35-38页 | 
| ·单一信息提取 | 第38-41页 | 
| ·特征波段选取 | 第41-43页 | 
| ·主成分分析 | 第41-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页 | 
| ·分类 | 第43-46页 | 
| ·分类方案 | 第44-45页 | 
| ·训练样本 | 第45-46页 | 
| ·基于知识和决策的分类后处理 | 第46-51页 | 
| ·理论依据与参数选取 | 第46-47页 | 
| ·参数确定与处理结果 | 第47-51页 | 
| ·分类结果与精度评价 | 第51-55页 | 
| ·分类结果 | 第51-52页 | 
| ·精度评价 | 第52-55页 | 
| 第五章 土地盐渍化的时空分异特征 | 第55-62页 | 
| ·土地盐渍化现状 | 第55页 | 
| ·时空尺度上土地盐渍化演变特征 | 第55-61页 | 
| ·同一地类面积变化分析 | 第55-58页 | 
| ·不同地类面积变化分析 | 第58-59页 | 
| ·土地盐渍化空间变化图谱 | 第59-61页 | 
| ·变化原因分析 | 第61-62页 | 
| 第六章 土地盐渍化动态演变驱动力的综合评价 | 第62-65页 | 
| ·土地盐渍化驱动力综合评价 | 第62-64页 | 
| ·自然因素 | 第62-63页 | 
| ·人为因素 | 第63-64页 | 
| ·土地盐渍化改良建议 | 第64-65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8页 | 
| ·结论 | 第65-67页 | 
| ·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