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天文学论文--理论与方法论论文--天文学史论文--中国论文

宋代朔闰与交食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目录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2页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3-22页
     ·宋代交食朔闰研究的意义第13-16页
     ·前人工作的总结第16-19页
     ·待解决的问题第19-22页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22-28页
     ·宋代朔闰与交食的算法模型解读第22-24页
     ·定朔与交食推算精度及分析第24-27页
     ·交食记录的初步考证第27-28页
   ·数理天文学中的符号体系第28-31页
   ·本文的写作方式与结构体系第31-32页
第二章 宋代时间与历法第32-59页
   ·宋代时间测量与计算第32-42页
     ·中国古代的时间单位及其换算第32-34页
     ·宋代的时间测量第34-37页
     ·宋代各种时刻的计算第37-41页
     ·小结第41-42页
   ·宋代历法沿革第42-59页
     ·宋初三历及回族天文学者的工作第42-47页
     ·从《崇天历》到《观天历》第47-50页
     ·姚舜辅与《纪元历》第50-51页
     ·《统元》、《乾道》、《淳熙》和《会元》历法第51-53页
     ·《统天历》与《开禧历》第53-54页
     ·宝祐《会天历》及其它宋末历法第54-59页
第三章 朔闰推步算法及分析第59-95页
   ·定朔算法模型及分析第59-64页
     ·定朔的起源第59-60页
     ·定朔算法的现代模型和重建模型第60-62页
     ·中国古代历法中的定朔算法模型第62-64页
   ·《纪元历》的定朔算法第64-69页
     ·经朔算法第64-65页
     ·太阳不均匀性改正算法第65-67页
     ·月亮不均匀性改正算法第67-69页
     ·定朔算法第69页
   ·《应天历》的定朔算法第69-75页
     ·求天正冬至及各气日数第69-70页
     ·求天正经朔与次朔第70页
     ·损益率与太阳不均匀性改正第70-74页
     ·《应天历》定朔算法第74-75页
   ·《明天历》的定朔算法第75-80页
     ·太阳中心差及太阳改正数第75-76页
     ·“相减相乘法”及其造术原理第76-78页
     ·月亮中心差及月亮改正数第78-80页
   ·《统天历》的岁实消长与积年算法第80-84页
     ·《统天历》的历元与积年第81页
     ·岁实消长与《统天历》的回归年和朔望月第81-82页
     ·《统天历》的气朔算法第82-84页
   ·宋代历法中的置闰算法第84-95页
     ·关于闰年的算法第84-86页
     ·日月改正数与朔望月长度第86-91页
     ·进朔与历谱编排第91-93页
     ·结果与讨论第93-95页
第四章 交食理论及算法分析第95-139页
   ·时差与日食食甚时刻第96-104页
     ·《纪元历》时差算法与食甚时刻第97-98页
     ·《应天历》等宋初三历的食甚定余算法第98-99页
     ·《崇天历》和《明天历》食甚时刻第99-100页
     ·重建的日食时差算法模型第100-104页
   ·入交(泛)定日算法分析第104-110页
     ·《纪元历》的入交泛日第105-107页
     ·《崇天历》的入交定日算法第107页
     ·《明天历》的去交度分算法第107-110页
   ·宋代历法中的食差算法第110-116页
     ·《纪元历》食差算法及入交定日第110-111页
     ·宋初三历的食差算法第111-114页
     ·《明天历》的食差算法第114-116页
   ·宋代的日食食限算法第116-126页
     ·食限的定义与交食的判断第116-117页
     ·食差与入交定日第117-119页
     ·以入交日(度)为依据的日食食限第119-122页
     ·月亮在黄道内外与日食的判断第122-125页
     ·日食的阴阳历食限第125-126页
   ·宋代日月食食分算法第126-131页
     ·《纪元历》日月食食分算法第127-128页
     ·《应天历》等宋初三历的日食食分算法第128-129页
     ·《应天历》等宋初三历的月食食分算法第129-130页
     ·《崇天历》日月食食分算法第130-131页
   ·宋代的日月食起讫算法第131-135页
     ·《纪元历》日月食起讫算法第131-133页
     ·《乾元历》和《仪天历》的日月食亏初复末算法第133-134页
     ·《明元历》日月食起讫算法第134-135页
   ·月食时差算法分析第135-139页
第五章 宋代历法算法的计算机实现第139-161页
   ·计算机实现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第139-140页
   ·构建数据库第140-146页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146-153页
     ·基本数据类第147-149页
     ·基本运算类第149页
     ·数据库操作类第149-150页
     ·基本推步类第150-151页
     ·详细设计第151-153页
   ·软件的生成与检测第153-161页
     ·程序连接及软件界面设计第153-155页
     ·程序的检验与测试第155-161页
第六章 宋代朔闰及交食的精度分析第161-197页
   ·宋代历法的定朔计算精度第161-174页
     ·定朔推算的整体水平第162-163页
     ·《乾元》、《崇天》等6部历法定朔推算精度第163-167页
     ·《观天》、《乾道》等5部历法定朔推算精度第167-169页
     ·古人眼中的历法定朔推算精度第169-174页
   ·宋代历法的日食计算精度第174-181页
     ·《崇天历》日食计算精度及分析第174-176页
     ·《纪元历》日食计算精度及分析第176-178页
     ·其它各历日食计算精度第178-181页
   ·定朔计算的误差分析第181-189页
     ·定朔误差的周期性第181-182页
     ·朔误差分析第182-184页
     ·日月改正数误差分析第184-186页
     ·误差综合分析第186-189页
   ·视差计算精度及分析第189-192页
   ·宋代历法月食计算精度分析第192-197页
第七章 宋代天象记录的初步考证第197-205页
   ·宋代历法推算记录的考证与分析第197-202页
   ·《宋史·天文志》中交食记录的初步分析第202-205页
结论与展望第205-211页
参考文献第211-221页
附录1 基本推步类成员对象信息表第221-226页
附录2 《应天历》部分术文校证第226-23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237-238页
作者简介第238-239页
致谢第239-240页

论文共2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克隆植物生理整合对异质性UV-B辐射的响应和机制
下一篇:巴麦地区小海子组礁滩体的识别与沉积储层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