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苁蓉的生物学研究
摘 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前 言 | 第10-18页 |
·结构植物学研究动态 | 第10-13页 |
·结构植物学研究的现状 | 第10-11页 |
·植物胚胎学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寄生植物概述 | 第13-14页 |
·列当科寄生植物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列当科药用植物 | 第14-15页 |
·列当科有害杂草 | 第15页 |
·草苁蓉的研究动态 | 第15-17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0页 |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主要仪器 | 第18页 |
·试剂与试剂配制 | 第18页 |
·实验方法 | 第18-20页 |
·草苁蓉的生态环境调查 | 第18页 |
·营养器官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 第18-19页 |
·生殖生物学研究 | 第19-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32页 |
·草苁蓉的生态环境调查 | 第20-22页 |
·草苁蓉的分布及生态环境 | 第20-21页 |
·草苁蓉的生物学特性 | 第21-22页 |
·营养器官的形态解剖学研究 | 第22-23页 |
·根 | 第22页 |
·茎 | 第22页 |
·叶 | 第22-23页 |
·生殖生物学研究 | 第23-32页 |
·花序原基分化 | 第23页 |
·小花分化 | 第23-24页 |
·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 | 第24-27页 |
·大孢子的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 | 第27-29页 |
·雄蕊和雌蕊发育的相互关系 | 第29页 |
·受精作用 | 第29-30页 |
·胚与胚乳的发育 | 第30页 |
·种子的解剖学特征 | 第30-32页 |
4 讨 论 | 第32-36页 |
·草苁蓉的生活周期 | 第32页 |
·草苁蓉寄生特性的分析 | 第32-33页 |
·草苁蓉的寄主 | 第33页 |
·关于胚乳吸器的结构和功能 | 第33页 |
·草苁蓉种子萌发问题 | 第33-36页 |
5 结 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3页 |
图版说明 | 第43-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致 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