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 第1-24页 |
·Tc、Re标记化合物研究 | 第9-20页 |
·+5价态Tc、Re标记化合物研究 | 第10-16页 |
·+1价Tc、Re标记化合物研究 | 第16-19页 |
·其它价态Tc、Re标记化合物研究 | 第19-20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20页 |
·叶酸衍生物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叶酸及叶酸受体 | 第20-21页 |
·叶酸衍生物与肿瘤治疗 | 第21页 |
·放射性核素标记叶酸衍生物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本文研究设想 | 第23-24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4-32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24-25页 |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叶酸衍生物的合成 | 第25-30页 |
·合成路线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30页 |
·叶酸衍生物的标记 | 第30-32页 |
·188W-188Re发生器的淋洗 | 第30页 |
·[Re(CO)3(H2O)3]+的制备 | 第30页 |
·L1,L2的标记 | 第30页 |
·展开剂的选择 | 第30-31页 |
·标记条件研究 | 第31页 |
·标记化合物体外稳定性测定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6页 |
·关于叶酸衍生物的合成 | 第32-35页 |
·结果 | 第32页 |
·反应条件及路线选择 | 第32-35页 |
·[Re(CO)3(H2O)3]+的制备 | 第35页 |
·L1,L2标记结果及讨论 | 第35页 |
·展开剂的选择结果 | 第35-36页 |
·关于标记条件研究 | 第36-43页 |
·L1组氨酸偶联叶酸(L1)放射性标记实验方案及结果 | 第36-40页 |
·L2氨三乙酸偶联叶酸(L2)放射性标记实验方案及结果 | 第40-43页 |
·标记化合物的稳定性与抗稀释能力此同 | 第43-46页 |
·标记化合物的稳定性 | 第43-44页 |
·标记化合物的抗稀释能力 | 第44-46页 |
4 主要结论及后续研究 | 第46-48页 |
·主要结论 | 第46页 |
·后续工作及研究方向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6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6-57页 |
声明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1 实验中有机合成产物及中间产物图谱 | 第59-65页 |